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賞鳥?觀鳥?最好的安排

在保養望遠鏡的時候為了徹底清潔,索幸旋開目鏡的眼罩,不料稍加用力之下,目鏡竟然就為之脫落,就這樣望遠鏡第一次出現故障的狀況。

找了時間北上到博愛路的專賣店送修望遠鏡,順便將望遠鏡內疑似有黑點的狀況一併要求技師檢修。隔天就由技師打電話通知,因為鏡片內有毛髮沾黏,必須送回原廠檢修,粗估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就這樣跟隨我七八年賞鳥時光的望遠鏡第一次遠渡重洋回到原廠去了。

其實這幾年來,賞鳥的習慣已經從激情歸於平淡,大概只有在旅遊的時候,才會隨身攜帶望遠鏡。如今有兩個月的時間沒有望遠鏡相伴,似乎影響不大。不過最近因為加入荒野的關係,似乎重新燃起對賞鳥的熱情。突然間沒有了望遠鏡,還是感到有些悵然若失!畢竟最近出遊的行程大增,少了望遠鏡似乎會少了一些樂趣。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望遠鏡送修,似乎也和最近的觀察習慣的轉換剛好有了巧妙的契合!3月底上完老鷹的課,開始思考過去自然觀察習慣的謬誤。回顧開始觀鳥以來,和大自然歷經不同階段的互動。剛開始還沒有買望遠鏡的時候,想要多了解鳥類,所以遍覽圖書館各種鳥類相關的書籍。

接下來的第二階段,是從買到望遠鏡開始,每天就帶著望遠鏡四處賞鳥,記得有一天到新竹金城湖,天都快黑了,還拿著望遠鏡貪戀地看著水域中的鳥類。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蒼鷺,在陰暗的光線下,蒼鷺身上的線條還是很明顯。還有一次早起到中壢市夢幻湖一帶尋鳥。第一次透過望遠鏡看見白頭翁的時候,還驚為天人,深深著迷於白頭翁身上的帶著層次和色調變化的橄欖綠。

第三階段,已經無法滿足於住家附近的留鳥。利用假日早上,開車到遠一點的鳥點看鳥。桃園的石門水庫、小粗坑古道、百吉林蔭步道,和新竹的金城湖、李棟山、霞克羅古道,台北縣的烏來、內洞和二格山等地,算是這個階段的代表性景點。這個階段代表性的鳥種是朱鸝、黃山雀、茶腹鳲、紅頭山雀等。

第四階段,開始對七股、墾丁、宜蘭、武陵農場、合歡山、金山和野柳等知名鳥點心嚮往之,分別利用國內旅遊的機會,分次拜訪。雖然不一定可以在最佳的季節造訪,不過也看到不少好鳥。例如黑面琵鷺、岩鷺、小剪尾、金翼白眉、酒紅朱雀等。

第五階段,是熱情消退期,在熱衷賞鳥的時期,每次出門就隨身帶著望遠鏡,就連吃個飯也帶著。不過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慢慢忘記帶望遠鏡了。單筒也好久沒有對著水鳥,任她靜靜躺在防潮箱。只有在國內外旅遊的時候才會興致勃勃的帶著望遠鏡看鳥。

第六階段,鳥會的會員沒繳會費兩、三年了。這個時候剛好看到荒野推廣講師訓練的培訓課程,在剛接觸生態夥伴的催化下,回憶起當初對賞鳥的熱情。也開始找出鳥類圖鑑和這幾年來買的各種動植物圖鑑翻翻找找。

最近和荒野夥伴出遊,開始反省接觸大自然的習慣,發現所謂的自然愛好者,有時候隱隱約約成了傷害自然生靈的間接加害人。在步步進逼受觀察對象的同時,走進大自然的你我,無形中也對生靈萬物產生一定程度的壓力,甚至可能為了仔細觀察,而將物種拿在手上傳看,影響這項物種的生命權

如今正值解說員訓練開始的時刻,望遠境剛好進廠檢修,冥冥中似乎大地之母有了最好的安排。放下望遠鏡剛好可以看近一點、看仔細一點,鳥兒願意靠近一點就看吧!如果站遠一點,聽聽鳥類鳴唱也是別有情趣。或許望遠鏡這個時候進廠,就是.......最好的安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