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立冬飄香的的麻油雞 只能在記憶中回味的媽媽味


     立冬的晚上,父親接到我二姊的電話,關心我們晚飯吃麻油雞了嗎?幾天來一直很忙碌的父親這才發現原來今天是立冬,二姊說,要從樹林為我們送來麻油雞。

       過去每到立冬傍晚,媽媽就會煮麻油雞,用全米酒加上老薑,煮一鍋熱騰騰、酒香四溢的麻油雞。然後,下午五點多,我在公司的時候,就會接到媽媽的電話:「今天補冬,要吃麻油雞嗎?要吃就回來。」媽媽的語氣總是平淡而不帶太多感情,但我可以讀出來媽媽一邊煮麻油雞,一邊期待我帶孩子回家的心情。

       媽媽煮的麻油雞,酒氣十足,料多味濃。老實說,小時候吃不慣,總是淺嘗即止。對童年的我來說,實在是有點太濃烈。直到成年以後,才慢慢開始懂得那份滋味了!

       媽媽的味道,總與傳統年節有關。除夕夜當天,一定有「燒肝」,一種用豆皮包著豬肝、蔥、魚漿的雞捲。豆皮要用麵粉漿封口,再放入油鍋炸熟。起鍋後稍微降溫,趁熱切開,香氣竄入鼻腔,然後大口咬下,這是除夕夜的媽媽味。在除夕夜前的下午,吃上一整條「燒肝雞捲」當點心,總讓人心滿意足。

       在端午節前,媽媽會煮一鍋熱水,加一點油,然後鍋子裡放入洗好,摺好綁起來的粽葉,煮一煮備用。接著,媽媽會準備滷花生、滷肉、滷魷魚、用線切鹹鴨蛋黃、拿紅蔥頭爆香炒料。

       蒸好糯米飯以後,趁熱加入炒香的紅蔥頭,然後快速拌均勻。接著,媽媽就會把「椅條」立起來,掛上粽串,隨手抓起一片粽葉,挖進幾匙油飯,然後快速加進各種粽料,擺上一塊鹹蛋黃,蓋上粽葉,最後拿棉線綑綁起來,再放進鍋子裡蒸一下,就是端午節的媽媽味。端午節前,每年第一顆粽子總是讓人食指大動,回味無窮。

       七娘媽生的時候,有油飯和燒酒雞。清明節時有草仔糕。蘿蔔盛產的季節,有蘿蔔糕。芋頭成熟時有芋粿。心血來潮時的茶葉蛋,好久沒嘗過的傳統蛋糕....,豆花、蚵仔麵線、蚵仔煎、黃豆豬腳花生....。還有隨時都有的滷肉,冬瓜豆瓣魚.....。

       這幾天,媽媽國樂團的朋友,八音社團的師兄師姊,鄰居前來捻香致意的時候,不約而同提到媽媽分享的糕點,和粽子。媽媽的廚藝不算太好,但卻喜歡製作傳統的米食糕點、粽子和燒肝等古早味。我經常用報紙包著糕點,送給鄰居。而媽媽去學國樂時,也會分享給同學和老師。

       媽媽的愛很難用簡單的文字去描述,外觀平淡沒有特別包裝,仔細品嘗卻很濃郁。過去農村中常見的米食,媽媽這一輩子幾乎都學會了。妗婆、鄰居長輩、客人,有時是吃過的,聽過的,媽媽都試著去製作。或許是成長背景的關係,媽媽很少外食。動手製作的食物也大致上都和傳統年節有關。這些溫暖的食物傳遞了媽媽對子女的關愛,串起了媽媽與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的情感。

       立冬的晚上,想起了媽媽煮的麻油雞味道。二姊的麻油雞,也是全米酒煮的,還有枸杞調和味道,不會太嗆。一口接一口吃下姊姊專程從樹林提到大園給我和父親吃的麻油雞,驚覺媽媽親手調理的麻油雞湯,已經成為絕響。而那些郭媽媽「燒肝」、「肉粽」、「蘿蔔糕」、「茶葉蛋」「滷肉」、「京都排骨」....都已經無法再次享用,子女們只能在記憶中咀嚼,在現實中尋尋覓覓,那是一種永遠懷念的媽媽味。

後記:母親頭七,內人突然想用母親的方式滷肉,先將豬肉過油炸一下,再用滷包、蒜頭和醬油調味燉煮。上桌的時候,我還以為那是從冰箱拿出來退冰的郭媽媽滷肉。父親、二姊,我與孩子們圍著用餐,夾起滷肉配飯的時候,很驚喜發現那是記憶中很熟悉的媽媽味滷肉。老婆耳濡目染,無形中傳承媽媽的手藝,呼應了我們對母親的思念。在驚嘆那味道的相似之後,我們不約而同靜默了。老婆說,今年過年,我們一起來製作「燒肝雞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