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寫於行政院宣布"桃園航空城計畫啟航"之後 故鄉小路不見了

 


其一

    曾經我二姐帶著我走過這條小路去上學,那些年我們漫步在像這樣的小路上下課,我把握每一次的來去,滿足對大自然的渴望。對我來說,走在這條小路上,就像是一次一次的小旅行。

    走在路上,眼睛不斷蒐尋著田邊的動植物:那邊有一群蝌蚪!水草間躲著一隻紅娘華!田裡開著白花的是慈菇........如今,我的大女兒假日的時候帶著弟弟妹妹到學校玩,也是走著這一條小路,一邊探索著路邊的動植物,一邊發現還有甚麼新鮮事?不斷將鬼針草射向對方.....抽出竹子尖尖的嫩芽.........這是一條乘載著姐弟、父子和父女兩代記憶的小路。


    這幾年來,航空城這個關鍵字,糾纏著這個小村莊。誰誰誰的農地賣掉了......誰誰誰的土地,有仲介一直跑來估價.......許多人看著路邊"高價購買航空城農地"的廣告,做著發財的美夢.......。

   有一天,這一條小小的農路,或許真的會變成航空城的一部份。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條路連地圖都沒有標示,對他們來說,這條路等於是不曾存在。但這條小路,卻標示著我和姊姊,我與孩子共同的記憶寶藏,渺小卻真實存在的鄉愁。

~寫於行政院宣布"桃園航空城計畫啟航"之後  ~~2012.919



其二

最新消息,航空城都市計畫在內政部都委會通過了,聽的的瞬間有ㄧ種哀傷冷冷吹來

心中響起了西雅圖酋長宣言裡的一段話

"你 們 怎 麼 能 夠 買 賣 天 空 、

地 的 溫 柔 、 羚 羊 的 奔 馳 ? " 

~我的故鄉這幾年流行種一種黃色方形的奇怪植物,看起來每一棵都長差不多,標價透明化,夢想極大化。據了解那些物超所值的"果實",讓許多農民成為億萬富翁。但聽說他們也從此失去和土地的連結,而他們的子弟找不到回故鄉的路


故鄉田野


其三

老家附近的田野,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路封了,有很多房子拆了,聽說有些埤塘填了....帶孩子散步的小路沒了....騎著單車返家,從少年郎到青年,從青年到...有不變,有萬變?!有嗎?還是騎著單車回老家,只是下趟騎車回去,還認得路嗎?~~2023.3





士官長!回憶我在眷村和閩南村的二三事


    「士官長!」這是小時候對村子裡一個外省士官打招呼時用的尊稱。老家住在空軍基地附近,當地有好多個眷村。那個年代,有許多外省籍軍人還在部隊服務,看到當士官的,一律尊稱為「士官長」!

   那時候對於軍人的身分地位懵懵懂懂,但從照相館裡,特別裱框擺放在架子上的軍人照片,大概可以想像一下這些人的「崇高」地位。這些軍裝大禮服的軍士官,往往衣服上有各種顏色不知道甚麼意思的彩色圖案。如果有戴大盤帽的軍官,帽子上也長出誇張的穗花裝飾。對照像館牆上,那些被懸掛張貼上去的家庭照或是嬰兒週歲照。小時候認為,能拍那樣的軍裝照的人一定是很不簡單的人物。

眷村示意圖  攝於馬祖新村

    小時家裡經營小雜貨店,聽著大江南北各地的口音長大,意外練就一個特別的「能力」,那就是能稍微聽得懂各省的鄉音,就算有時聽著有點吃力,但只要他們放慢速度,依稀可以辨識一二。

    這項能力在就讀國中的時候派上用場,那時候學校還有外省籍的年長教師,印象中他們操著濃重的口音,總讓同學們陷入一堆問號。我發現自己竟然能聽懂一些「鄉音」,和其他同學有一點不一樣。後來念大學,還遇過一兩個口音有點重的外省籍講師或是教授。

    老家位在閩南人族群為主要組成的村子,村裡也有一些客家鄉親,他們雖然人數較少,但幾乎都會說一些台語,基本溝通沒有甚麼問題。而做生意的店家和菜販,也多多少少能說上幾句「國語」,甚至是學著說幾句大家南北各省分的「家鄉話」,拉近與外省客人的距離感。

    而上學的路上,有幾排低矮的房子,不是眷村,但住著好幾個外省籍的家庭。也因為這樣,同班同學裡面有幾個是「外省籍」軍人子弟。他們也成為我認識外省人的一個環境,讓我對外省族群的生活多少有一些接觸。

   記得來自外省籍家庭的同學,除了不太會說台語之外,其他部分並沒有甚麼不同。如果要說有甚麼差異的話,是在家庭的布置上。念書的時候,曾經去過同學家,發現他家有特別多紀念酒、獎章或是父親兄長的軍裝照片。客廳裡有胸章、紡織品等裝飾,或是看起來像是來自外國的紀念品。書架上,也有一些軍方出版的戰爭書籍,內容是某某會戰或是軍史。喜歡閱讀的我,曾經因為好奇,借來看看。

攝於龜山的眷村故事館

   雖然同班同學就有外省人子弟,但當時外省族群主要還是住在隔壁村子的眷村。那時兩個村各有一個小學。我住的村子的小學,是閩南籍和客家子弟就讀為主,但也有極少數外省子弟。另外一個村子的小學,據說是空軍子弟學校,曾經只有在基地服務的軍人子女,才能就讀。他們村子裡的非軍人子弟,則是要到隔壁村的國小,也就是我的母校就讀。

示意圖 攝於新竹的眷村故事館

  家中經營的雜貨店,常有機會接觸到「外省」軍人,或是他們的另一半。除了口音之外,要辨識外省家庭其實很容易。他們通常穿得比較講究,女性的頭髮常常打理得很整齊,甚至有化妝。這成為我分辨閩南或客家婦女的線索。

   外省籍家庭買的東西也有些不同,例如做饅頭包子的麵粉,他們一買就是五斤十斤,甚至有人是買一大袋,這一點讓小時候的我目瞪口呆,對他們的購買力印象深刻。我媽媽做生意的時候,也跟他們學做饅頭、包子、麵疙瘩等麵食。小時候家裡有段時間,也經常包餃子吃,或許也跟那群外省媽媽分享的手藝有關。

攝於龜山的眷村故事館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外省媽媽們也從青春年華,慢慢變老。但始終不變的是他們似乎更懂得生活一些,至少穿搭上或是梳化上更講究一點,或許那就是氣質吧,這一點成為我成長階段,認識世界的一扇窗。裡面是否有一些是飛官的另一半,就不得而知了。還是,他們根本不會到我們村子採買,也不可考了。

   回憶國小的時候,就從長輩或是同學口中,接收到一些隱晦的暗示,叫我們千萬不要去隔壁村子玩,因為落單的話很可能被「打」。小時候行動力有限,其實也不太會亂跑,因此對隔壁村子的認識,只有眷村的名字,和那是一個很多外省軍人的地方。

   有一年在學校玩的時候,一群男同學在校園橫衝直撞,騎著BMX單車嬉戲。突然有人開始大聲喧嘩起鬨,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只知道一群人追著另一群人追打。事後聽說是隔壁村的孩子跑到我們的「地盤」撒野,具體是甚麼衝突也不知道,但聽說他們一路追到了隔壁村的交界才收手。我至今還記得那起衝突事件發生時,那種腎上腺分泌後的緊張刺激感受。就算只是彼此間大聲嗆聲、咆哮,或是丟丟石頭的等級....。

     撇開這個突發事件,其實對於隔壁村子的模糊想像,到了就讀國中高中以後,接觸到更多外省家庭的子弟後,才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很多外省軍人家庭的子女,其實有一個閩南或是客家的媽媽。而這些同學的國語,通常比我們好,經常代表班上或是學校參加演說或是朗讀比賽。

   但即使是這樣,讀高中大學的時候,本省籍同學聚在一起,如果知道對方是閩南人,我們大多是用台語溝通。好像是對國小時期被禁止用台語對話的一種反抗。

   關於眷村的記憶中,有一段是關於搭客運越區就讀而發生的插曲。那些年家長很喜歡把戶口寄到不同的學區,安排子女越區就讀,有些人是去公立學校,有些則是到私校,通常是升學率比較高的學校。

   早出晚歸的我,有時候一上車就不小心睡著了。有一次睡醒發現自己竟然在一個陌生的眷村。原來自己糊里糊塗上錯車了,找到位置就睡了,張開眼睛才發現自己在另一條客運路線的終點站。距離下一班車不知道還要多久,只好到村子裡尋求協助。

示意圖 攝於龜山眷村故事館

   記得當時有個新生訓練時認識的同學住在那個村子,就用他的姓氏名字打聽一下。時間久遠,忘記那時是不是同學的家長幫忙,只記得那個外省爸爸,騎著打檔車,亮出通行證,走了一條我從來沒看過的小路,經過哨所,抄近路送我回我住的村子。那次經驗讓我發現,外省軍人對人的關心,跟閩南人沒有不同。我也意外見識到基地週邊,有些道路要靠識別證才能通行無阻。那一段有軍人站哨的小路,直到多年後撤哨了,我才有機會重遊揭開神秘的面紗。

    多年後,參加一次隔壁村子的走讀活動。聽到一個公車衝突事件。參與者說,通往市區的公車上,常常有來自同村的本省人和外省人子弟。當公車上越來越多人下車後,同村從小玩在一起的學生,不知為什麼就打起來了。不知道是族群衝突,還是只是血氣方剛的青少年之間的口角,衍生為鬥毆,就不知道了。

   另外有一個關於客運罷工的記憶,那時曾發生過司機罷工的事件。在那個資訊來源有限的年代,只知道班次變少了。當時跟住在隔壁村的外省家庭孩子一起等公車,卻怎麼等都等不到車,我們決定直接走10幾公里回家。揹著書包在太陽下一步步走回家的方向,一邊聊天。感覺像是一起幹甚麼了不起的大事。其實,現在看起來只是健行一段柏油路而已,但在當年除了國小的「遠足」,好像從來不會徒步走那麼遠!

  成長歲月中,街上有好幾家店是外省人開的。有一家麵店,兩家中式早餐店。兩家店共同的特色都是賣麵食的,經營的老闆也都是兢兢業業,很會跟客人互動。除了口音之外,跟閩南人互動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其中有一家早餐店,是子承父業,還沒有完全接手之前,我們都叫他「小老闆」。那時做生意的外省人,多多少少也會說一點台語,生意好的店家,還會僱用一兩個閩南人。無形中也拉近了本省人和外省人的距離。

眷村示意圖  攝於馬祖新村

    為人父之後,經常帶著孩子在鄉間小道上散步。常常遇到認識多年的老榮民,有些已經八十、九十好幾了,或一個人,或兩個人結伴同行運動。仔細看他們的手臂上還刺著「殺朱拔毛」或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刺青,有些人的身上還有國旗或是國徽的圖案。沒結婚的老榮民,老了就住進榮民之家。也有些老榮民最後孤獨終老,很久沒看到人,路上問常打招呼聊上兩句的老榮民,才知道那人已經往生了。

   我還有一段陪岳父回大陸探親的特別經驗。我的岳母喪偶後,嫁給了來台的外省人。岳父對待沒有血緣的三個孩子視如己出。我的另一半念國中的時候改了姓氏,跟了爸爸的姓。也因此當岳父第二次要回大陸探親的時候,也找了我同行。

   從香港到深圳,再提著大包小包轉臥鋪火車到湖南,再轉乘九人座包車到鄉下。顛了兩天夜才沿著泥土路到了岳父的故鄉。那個地方的物質條件和飲食習慣跟台灣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老家的人,用他們最大的心意準備了餐食和住宿的地方。在鄉下住的那幾天,很早就睡了,早上就徒步拜訪親戚,或是祭拜祖墳。吃飽飯,聽親戚家的小男孩,操著獨特的口音唱起童謠。

    幾天後,離開鄉下,換車到觀光景點旅遊後返回台灣。那一年陪岳父返鄉的回憶,留存在當年拍攝的照片中。後來岳父年事漸長,就再也沒有再回去故鄉了。晚年的時候,偶而還會聽到他老淚縱橫,憶起家鄉的故人和往事。在人生幾十年的春秋中,或許那只是十多年的歲月,但家鄉的往事,卻總會在夜深時,讓他淚眼憶起那些年月。

眷村示意圖  攝於馬祖新村

    有幾次走訪眷村故事館,看著小時候在同學家見過的布置,當年對外省人居家樣子的記憶都回來了。而跟現場的眷村媽媽聊天發現,除了少數幾個是外省人第二代,絕大多數70-80歲的榮眷都是閩南或是客家人,用台語聊眷村事的感覺很有意思。但其實這就反映了眷村的族群樣貌,除了少數家庭是父母都是外省人組成。絕大多數家庭,都是「芋頭」和「番薯」的組合。還分甚麼本省外省?落地生根後都是台灣人了!




眷村示意圖  攝於馬祖新村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2012輪霸西濱200K:謝謝一起挑戰自我互相鼓舞的單車夥伴

        原定2月25日舉行的輪霸西濱200K單車挑戰活動,因為雨勢過大,活動在出發前一刻喊停。夥伴們當天是包遊覽車前往參賽,一路上風雨不斷,但是抵達通宵的時候雨勢漸歇。下完單車、熱好身,雨也停了,但最後卻傳來活動延期的消息。雖然活動臨時喊停讓人有些掃興,而且我們已經支出的包車費用也付諸流水,但既然天氣不理想,為了安全考量,夥伴們只好早早回家補眠。

          4月8日當天一早,夥伴們準時到集合點上車。經過上一回成本高昂的乘車「綵排」體驗,這次我們更順手了,大約只花了十五分鐘,全部的車輛都已經上車就定位。上高速公路之前,先在麥當勞短暫停留,拿早餐以後,繼續往苗栗前進。夥伴浩哥細心準備耐嚼、保鮮的「槓子頭」,讓我們補充體力。海陸教練貼心準備了參賽人員名卡,提供夥伴緊急聯繫使用。

         抵達苗栗通霄以後,夥伴們駕輕就熟地著裝下車,開始熱身。抬頭看看天色,苗栗方向藍天的面積占了優勢,而且繼續往新竹方向擴展,預告了一整天好天氣。六點十分夥伴們穿越馬路往出發點通宵鹽場前進。一行人在會場留下精神抖擻的出發照。這一天苗栗主場有九百多人出發,來自全國各地的單車同好,準備迎向兩百公里的艱鉅挑戰。

         通過拱門夥伴們相約在路邊集結以後,大夥馬不停蹄衝向八里。海陸教練和環法浩哥一馬當先,展現過人體力,原本說好時速30公里。沒想到大家越騎越來勁,均速騎到三十五上下,抵達第一個休息點之前就傳出有夥伴抽筋了,大家在補給站檢討,結論是剛起步應該用來熱身,但我們情緒太高昂騎太快了。海陸、海燕兩人體能一級棒,每次高速領騎,隊伍就拉開兩個車身以上的距離。還好有鼎豪一路以穩定的速度領騎,執行適當的配速,讓夥伴們節省不少力量。

         再度上路不久,隊伍進入桃園縣境內,一路從新屋到觀音,抵達第二個補給站。這時夥伴經過近七十公里的征戰,體力開始下滑,還好適時出現的補給站讓我們恢復一下體力。短暫休息以後,我們繼續往八里的方向奔馳,進入大園鄉境內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逆風的威力。迎面而來的強逆風,迅速消耗夥伴的體力,均速下滑到二十公里左右。我和海燕雖然幾次往前騎想要分攤鼎豪領騎所消耗的體力,但幾次往前騎以後,卻拿捏不準速度,騎著騎著後面的夥伴就不見了。

         抵達八里的時候大約是十一點左右,支援車夥伴,細心為大家拿補給品,幫我們跑腿購買午餐大腸麵線。夥伴們用完餐以後,紛紛把握時間按摩肌肉,或是躺臥在地上舒緩緊繃的肌肉。海陸教練發布十二點要出發折返,邁向終點苗栗主場。

         經過中午大約一個小時的休息,夥伴們有如猛虎出閘,在台15線上奔馳。鼎豪、老大哥、烏龍等人,以均速約28公里勇猛推進。原本期待南下的順風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朝終點邁進,不過發覺順風的力道似乎不如預期,只發揮了微不足道的幫助。回程的路上,我隱約感覺到腿部的肌肉已經出現疲憊的跡象,而肚子因為餐包和大量澱粉的關係,出現脹氣的情形。

         為了避免抽筋,在回程的路上我改採保守的策略,維持在隊伍中間,緊緊跟著鼎豪的速度前進。這時夥伴煒哥說:「已經到了極限了!腰酸、背痛,腿也痠了」。我說:「我還以為只有我累了!」。其實,長時間以均速三十公里的速度奔馳,肌肉早就疲憊了,我完全是以意志力支撐自己的雙腿,持續往終點的方向努力推進。這時雙腿的肌肉隱隱作痛,抽筋的感覺早已經進入臨界點了,而終點還在遙遠的七十公里之外。

         在觀音鄉的補給站,看到北上的補給站人潮絡繹不絕,雖然北上和南下兩個方向的補給站分別位在道路兩側,但是兩邊的騎士卻是兩樣心情,苗栗主場的我們,還得克服將近七十公里的挑戰,才能完成兩百公里的艱鉅挑戰。然而北上方向的台北主場騎士,只剩下三十多公里的旅程,還真是一樣補給站,兩邊騎士兩樣情。

     在補給站噴完騙身體的肌X等運動噴劑以後,夥伴大喻脫下車衣,展現摔角選手般的裝扮,補充一下按摩油,看他那蓄勢待發的樣子,讓夥伴們不禁想起Z頻道的著名摔角選手,大家也跟著精神大振。

         最後七十公里的路程,我咬牙苦撐,看著杜Sir、家明、大喻、大炳、子彬和老大哥等人越戰越勇,我想我也要堅持到底。在莫內咖啡遇到了一直打電話關心我們進度的梁協與Lobo,兩人為我們留下珍貴的照片,也讓車隊可以稍稍集結休息一下。

     最後的旅程我不斷默默倒數里程數,一邊鼓舞自己,終點就在前方了,只要再堅持一下,再撐一下,再一下子就到終點了!通過後龍以後,遠遠看到緩緩的上坡,心想坡度沒有想像那麼抖啊!踩著規律的踏頻,以適當的迴轉速往坡頂攻上去!赤土崎我來了!看著橫在前方的山路,我發現我高估了這個最後大魔王!一路衝下坡的時候,心中的喜悅又燃起了雙腳的動力,帶動我往終點邁進!鼎豪在前面領軍,和我一前一後衝進終點的時候,感覺好爽!歷經十個小時的奮戰以後終於完成輪霸西濱兩百公里的挑戰了!

         夥伴們沒有你們一起陪伴,我沒有動力參加兩百K挑戰活動,沒有你們並肩作戰,我一定得花更多時間才能騎完全程,是你們讓這段旅程更精彩,更深刻!謝謝TBC單車同好一起完成新年度最長距離的挑戰!

活動後記:如果有機會再參加兩百K活動,希望看到美景的時候就停車拍一下,捕捉旅程中更多美好的回憶,也讓趕路的夥伴可以一起休息一下。只是團隊在行進中,如何安全靠邊休息真是困難

不容易的兩百公里挑戰,我從來不敢掉以輕心,果然很硬,還好老天爺給了一個適合騎車的陰天,有時候還有一點太陽。這一片完成挑戰的獎牌和完成證書得來相當不易

夥伴們沒有你們一起陪伴,我沒有動力參加兩百K挑戰活動,沒有你們並肩作戰,我一定得花更多時間才能騎完全程,是你們讓這段旅程更精彩,更深刻!謝謝TBC單車同好一起完成新年度最長距離的挑戰!







2011年第二屆羅馬公路縱橫挑戰賽~天堂般快樂與地獄似磨練的單車挑戰賽

 

          人生第一次單車挑戰賽,獻給了羅馬公路縱橫挑戰賽!去年10月8日和喜愛單車運動的夥伴們,在多變的天氣中,完成了羅馬公路繞大圈的逆時鐘旅程,留下喜悅而溫馨的記憶!因此夥伴們得知2011年「羅馬公路縱橫挑戰賽」剛好在10月8日舉行以後,大夥決定就在這天再來一次挑戰,重溫羅馬公路的騎乘!

        上午六點前後,夥伴們陸續抵達石門水庫南苑停車場完成報到手續,夥伴們聚在一起拍下出發照,等待出發的號角響起。七點整一千百四多名單車愛好者,陸續通過感應門,開始往環湖公路的方向挺進,展開這一天長達78公里,總爬升達1600公尺的羅馬公路縱橫挑戰!

         七點11分等待主集團通過感應門,夥伴們才從從容容一起出發,迎向78公里的旅程!這是我第一次報名參加挑戰賽,跨上單車以後,我興奮地踩動踏板,以比較高的強度往壩頂的方向前進!一路上單車愛好者分別騎著公路車、登山車和折疊車展開自我挑戰,甚至還有一個組合,騎著協力車往壩頂的方向前進,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報名了今天的活動!

         這次活動按照先前公布的名單,總計有一千六百多人報名,雖然夥伴們已經刻意延後出發時間,但是環湖公路上仍然擠滿單車同好,幾乎要滿到對向的車道!通過環湖公路以後,隊伍繼續朝著阿姆坪的方向前進,看著眼熟的地標一個個閃過,按照過去騎車的習慣,很想停下來拍個照,不過因為擠在隊伍當中,只好繼續賣力向前!

         很快地通過復興鄉角板山的萊爾富,一步不停留地繼續往羅浮補給站邁進,充分享受這次挑戰賽當中第一個長下坡,沒多久隊伍通過插滿國旗的羅浮橋,準備進入補給站!為了節省一些時間,拿了香蕉,很快吞下去,繼續往羅馬公路前進!在羅馬公路入口處,猶豫著要不要停車拍照,考慮過馬路的安全性,停也不停地繼續爬坡!一路又經過佳嵐休息站、美腿山和塔娜咖啡等熟悉的休息點,我還是馬不停蹄地邁進,只有在原住民勇士的射箭雕像前按一下快門,立刻又啟程前進。

         一路以偏高的踩踏強度前進以後,大腿肌肉累積的乳酸開始發作,終於在桃源仙谷前停車,讓有些緊繃而開始出現抽筋前兆的肌肉緩和一下。目送新竹山豬車隊軍容壯盛、賞心悅目的公路車隊通過以後,再度上馬前行。雖然有一點擔心腿部肌肉的狀況,但手邊又沒有任何噴劑,只好放慢踩踏的強度,偶而動用一下登山車的優勢小盤!

    經過第二個補給點錦山派出所的時候,抓了兩根香蕉、兩個餐包,裝填一下水壺。看著許多單車同好,在補給站談笑風生,我卻毫不猶豫馬上啟程,想要搶一點時間,沒想到在這裡埋下了最後一段行程的引爆點。

         離開羅馬公路的時候,看著路口的小七,再一次毫不遲疑地繼續噴向竹28的方向前進。從竹28線開始,大腿開始比較頻繁地提出抗議,每一次我動了念頭想要提高一點強度,大腿的肌肉就抽一下表示抗議!就在琉璃光說長不長的圍牆旁邊,我兩度停下來休息,緩和一下已經進入臨界點的肌肉群!原本抱持著不牽車想法的我,很快知道這趟挑戰的最後一座山頭,免不了要牽車了!

         這一路注意到有一位外籍人士,面露痛苦表情,甚至翻起外衣散熱,但還是奮戰不休地前進!讓我注意到他的除了他是外國人之外,還有他的貨架上面,綁上一個置物箱,寫著「胖老人的爛腳踏車」!而單車的右邊,綁了一隻拐杖,撐在腋下很大隻的那種!我開始牽車的時候,他就在我的前面牽車,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經氣力放盡了?他一路趴在座墊上,可是還是賣力前進!我拿起相機停下腳步要拍照,沒想到他很快超過適合我拍照的距離。我比他年輕,兩腿也比他健康!車子也明顯比他的好!但我卻飽受抽筋要發作之前的痛苦,不敢跨上單車!直到快到山頂的時候,發現三台相機,我馬上提振精神,跨上單車,神情愉快地通過相機陣!雖然不知道照片會在哪邊公布,照片上享受旅程的快樂騎士,一定比牽車的悲情騎士賞心悅目一些,哈,這是一定要的啦!

        通往童話世界的最後挑戰,一點都不浪漫!主辦單位規劃這一條路線,意圖榨乾騎士們的體力!隨著海拔高度不斷攀高,一路上看到柏油路上,橫臥著一具具蜷曲著身體、搓揉著大腿的痛苦騎士!我不曾看過地獄,但如果說真有地獄的話,這一定是單車騎士的地獄了!不管是一身帥氣的公路車騎士,還是騎著登山車的休閒玩家,每個人都露出痛苦的表情,承受著腿部肌肉扭曲糾結的巨痛!如果真有單車騎士地獄,而讓單車騎士不顧一切飛奔過去的地方,應該就是這裡了!

         牽著單車,我不斷和我的大腿肌肉對話,慢慢地和它取得一些妥協,它暫時沉默了,這時我不敢吭氣地陪著它慢慢前進,直到它終於爆發出一個上午以來累積的憤怒!我扶著單車無助地蹲下身子,強忍著抽筋引發的痛苦,小心地將單車放倒在路邊,靜靜等待大腿肌肉群結束罷工!

         終於,抵達山頂了!準備開始暢快地下滑,忘卻這段讓人痛苦的昇天路!誰知道等在前頭的柏油路,還真不是普通的爛,坑坑洞洞的路面,不斷提醒單車騎士不能得意忘形,直到銜接台三線以後,才真正脫離單車騎士的地獄!

         從單車地獄回到人間以後,身邊的公路車開始爆發,我也開始追趕進度,通過石門山登山口以後,在交管和警察的加油聲中,一輛輛單車通過石門水庫壩底,我騎著登山車以疾速通過終點的大門,這時耳邊傳來晶片感應的聲音,從沒想過電子合成的感應聲聽來竟是如此美妙!

檢討

這次羅馬公路縱橫挑戰賽,我以4小時21分鐘騎完全程,雖然比事先估計的時間少了九分鐘,但有關抽筋的部分卻是完全沒有預期到的部分!檢討一下這次的只能說缺乏參加挑戰賽的經驗,又高估了自己的體力,在沒有充分熱身的情況下,不小心就超過了身體的耐受強度!於是大腿的肌肉就跳出來抗議了!未來如果要參加類似的挑戰活動,行前一定要先進行充分的熱身,並且模擬好配速的規劃,以適當的強度和節奏騎完全程,才能真正樂在其中,而且成績還有機會進步。

出發前大合照


終於通過終點感應門了


折磨就要結束了,這處大景當然要拍一下

還很有體力的時候


辛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