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烏頭翁的荒野2年~寫於荒野保護協會創會16周年慶之前

      「走進荒野是回家,是走上一條返鄉的路!」,兩年前和荒野夥伴聊起加入荒野的感動,夥伴和我分享了這句話,簡單一句話說進我的心坎裡。我加入荒野這個大家庭滿兩年了,我想說:「走進荒野是回家,而加入荒野的人是朝著共同的目標返鄉!」
      那天在花蓮騎著單車回溯瑞港公路的時候,懷想當年奇美部落的阿美族人,乘著大船載運農作物的場景!奇美部落的年輕人頂著艷陽,駕馭部落裡唯一的一艘大船,小心翼翼地避開激流,奮力跨越河床上的大石頭,一寸一寸往上游的方向前進......。汗水如下雨般滑過黝黑的軀體,河水很清涼,不過看到河床上的深潭和落差,任誰也無心享受秀姑巒溪溪水的安慰!這時頭目拉高嗓門發出警訊,提醒族人避開危險,朝著一致的方向用力。頭目說,不能快,不能急,大家一步一步拉著船前進.....。 
瑞港公路一景,通過湍流的泛舟隊伍

      如果把荒野這大家庭比喻成一艘大船,船上滿載的是創會的理念和宗旨,大船的裡裡外外則圍滿了夥伴。當年奇美部落只有一艘大船,而荒野16年來因為會員人數增加,在各縣市成立分會和連絡處,這就像在各縣市也有了一艘一艘的小型泛舟艇,雖然大家的出發地點不同,不過卻分頭載著有如地圖般的創會宗旨,朝著同樣的源頭逆流而上!
       拉船的人多了,每個人必須出的力就少了,還因為船上的位置不夠大,而顯得綁手綁腳,不知所措;有時會因為用力的習慣不同,而互相牴觸,或是抵銷了彼此的力量!但我們知道,我們是朝著共同的故鄉而努力不懈,而荒野的願景,我們共同的原鄉就在前方!
   
      奇美部落那幅磁磚壁畫的說明,描述著族人脫下了衣褲,專心對抗激流的力量,沒有人因為這樣的赤裸而羞赧,因為大家都同在一條船上,為著共同的目標而奮戰!而荒野人16年來琢磨出來的共識,指引我們航向共同的方向!而為了讓每個人的力量可以發揮到最大的效力,在荒野我們組成不同的群組,在各自不同的船上,朝著一致的目標挺進!
      我相信 每個人都可以在荒野的船上,找到一個舒服的角落,有力量的貢獻力量,擅長烹飪的為夥伴為大夥準備食物,喜歡用相機寫日記的夥伴,也能紀錄大夥朝著目標前行的淚水和歡笑!有些夥伴在休息的時候,圍著營火演奏樂器,獻唱動人的歌曲,撫慰大夥的身心靈!


   
      我的荒野2年,主要參與的群組是長期陪伴專案,在孩子的歡笑和淚水中,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也因此很想多陪陪孩子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溫柔力量!感恩在荒野桃園分會飛ㄚ飛團這艘船中,有夥伴們一起同行,一起出力,陪伴孩子們一起領受大自然母親的關愛!感謝每一次活動的時候,主動投入、互相補位的夥伴們,沒有你們的陪伴,我們帶著孩子們拜訪母親之河的時候,會多了一些不安!在夜觀的時候,孩子的小手牽著夥伴們的大手,感受從手心傳遞來的溫暖和信任,化解了孩子對黑夜的恐懼,幫助孩子們可以更平靜地感受夜間精靈的召喚!
     而這個時候,飛ㄚ飛團這艘船,船頭上標示的方向不是個人的名字,而是荒野原鄉的方向!來自荒野每一艘船的水手們!是我們一起在孩子的陪伴下,一起回到荒野母親的懷抱!荒野2年我一直很開心地和朋友說:我如果不在荒野,就是正在通往荒野的路上!
手牽手戲水去(卡卡拍的)
體驗水的阻力,感受水的千變萬化(卡卡拍的)
摸摸看芒花的觸感(卡卡拍的)
      後記1:有時候在船上的我們,抬起頭看到掠過天際的鳥;低頭瞧見草叢中動也不動偽裝成枯枝的蟲!有時候我們被船外的天空和大地所吸引,好想好想走下船,靜靜躺在草地上,感受大地的脈搏,聆聽自己內心的脈動!夥伴啊!請好好享受那一刻的滿足和陶然自得的喜悅!夥伴啊!我知道在大自然漫步的時候,你只想偷聽蟲魚鳥獸的呢喃,而我也會識相地閉上嘴巴,默默跟著你的腳步前行!夥伴啊!或許你正獨自漫步在某一條山林小徑,但請你別忘記想念你的朋友!在你留下感動的淚水的時候,不要忘記在荒野裡等待著你分享荒野心情的好夥伴!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花蓮慢慢騎第三天:北回歸線‧瑞港公路‧掃叭石柱‧瑞穗~時光旅人慢慢行


    在石梯坪露營區休息的晚上,隨著遊客漸漸散去,露營區更安靜了,一個人坐在露營區的棧板,獨享海岸線和農曆初九的月光。聽著海岸邊陣陣浪濤聲,一個人無事可做,加上奔波兩天也累了,早早鑽進蚊帳睡覺。

      清晨五點醒了,就著黎明微微亮的夜空點起高山爐,一邊等待日出,一邊為自己煮一碗熱騰騰的麵當做早餐。看著橫過海面的雲層,心理明白這樣的條件很難看到太陽從大海跳上來的日出了!幾次到東海岸旅遊,都好想看道道地地的海面日出,然而這次還是落空了!不過欣慰的是昨晚露營的地方就在海岸邊,我完全不必離開營地,就能看到日出前後的光影變化,飽餐一頓再慢慢收拾行李上路。

        花蓮慢慢騎最後一天的行程,打算到秀姑巒溪口的小村莊靜浦走走,然後再到北回歸線地標拍個照,接著穿過瑞港公路到瑞穗。時間充裕的話,還要到台九線舞鶴的北回歸線地標,掃叭石柱,最後到瑞穗附近的自行車道逛逛。

      離開石梯坪露營區不久,聽到道路邊的樹林有些騷動,過去的自然經驗告訴我那不是鳥,一定是台灣獼猴!果然,停下單車仔細尋找以後,在樹林中找到五六隻正在吃早餐的猴子。猴群咀嚼著食物,透過枝葉觀察我這個騎著單車,一邊發出怪聲的奇怪動物。很開心這群野生台灣獼猴群,可以安然住在距離台11線那麼近的地方!
      沿著自行車道前進長虹橋的時候,遠遠看到一個騎著公路車的環島騎士,趨前聊天發現原來他是就讀中壢地區一所研究所的研究生,向指導教授請了兩個星期的假出發環島!研究生說老師聽了他的計畫以後,簡單說:「好好去玩吧!」。我不禁要讚美他的指導教授真明理,讓這孩子可以放下實驗室兩個星期!
      花東慢慢騎的軌跡,持續向南行,來到台11線旁北回歸線的地標,停好車在地標塔前拍下到此一遊的照片,雖然遷就相機自拍的地點,拍出來的照片一點美感都沒有,還是拍了!因為這趟旅程的最後一天,除了列入最重點的瑞港公路之外,第二個主題就是拜訪花蓮兩座北回歸線地標。
      回程繞進靜浦村,單純只是想到靜浦國小走走!靜浦國小的校門上有一張樸拙的木雕學校名牌,在旅遊書上看到這面木雕名牌的照片,吸引我想來靜浦國小走走。籃球場上四個孩子穿著直排輪快樂地溜來溜去,沒有直排輪的孩子就在旁邊追逐嬉戲。看到騎著單車的我,孩子走上前來,對我的單車設備很感興趣,不斷猜測各項裝備的功能。孩子問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正當都市的孩子還在睡夢中的時候,這群原鄉部落的孩子們已經在青山綠水圍繞下的校園運動了,難怪幾個孩子都沒有戴眼鏡!孩子們應我的請求,露出燦爛的笑容,留下這張照片,從孩子的臉我讀到了純真和喜悅!


   
      離開靜浦國小後,從秀姑巒溪口望向海岸山脈群山,我今天要沿著瑞港公路,經過奇美部落,繼續上溯到瑞穗!接續那年未竟的旅程。
      幾年前我看著地圖,規劃出一條穿越海岸山脈的路線,從遠來飯店出發,沿著193號道路,往南行至瑞穗,從瑞港公路穿越海岸山脈,再一路從台11線回到海洋公園,現在看來這還是一條非常貪心的路線。不過,那天出發不久就碰上了綿綿細雨,一路上頂著風雨和躲躲藏藏的陽光前進,途中決定改從光復切過海岸山脈,從豐濱接海岸公路再北上回到出發點。那年一張照片也沒有留下,但卻在腦海留下深刻的記憶,帶著苦澀,卻又充滿決心的記憶。(換句話說是:自討苦吃、自罪自受,吃苦當作吃補)
      今年規劃花蓮慢慢騎行程,特地將瑞港公路列入第三天行程,想要完成這條多年前沒有騎完的路線!從長虹橋頭進入瑞港公路海岸端的入口,道路在山間蜿蜒,而秀姑巒溪則是在山谷間若隱若現,轉過一個彎,又一個彎,秀姑巒溪更遠了,不過山谷卻更寬廣了!忽然在秀姑巒溪河床上,發現了泛舟的隊伍!因為距離的關係,充氣艇移動的速度顯得相當緩慢,等了十分鐘船隊還沒靠近激流處!就在想要放棄的念頭浮現的時候,終於第一艘艇,通過了激流,船上的遊客發出驚喜交加的歡呼聲!看著泛舟遊客一批批通過激流,我才繼續踏上往奇美部落的旅程。
      也許是不想太早結束瑞港公路的單車旅行,繞道在奇美部落的派出所裝滿開水以後,想也不想就往奇美泛舟中途休息站前進,即使發覺中途站是位遠離道路的河床邊,我也沒有太多掙扎。在中途站逗留的時候,除了到文物館走走看看,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廁所牆壁上的磁磚拼貼畫。那畫面是一群部落青年,全身赤裸拉著部落中唯一的大船,船上滿載那年收成的農產品。說明的文字說,部落裡唯一的一艘大船,載滿收成的穀物,準備沿著秀姑巒溪送到瑞穗販賣。為了避免弄濕身上的衣物,部落的青年脫下全身的衣物,專心對抗秀姑巒溪的激流,引導大船避開河床上的岩石......。
       我想幾十年、幾百年前奇美部落的青年們,就是在我拜訪奇美的農曆七月同心協力拉著大船,趕赴瑞穗的市集吧?等到收成變賣,換成所需的民生物資以後,該是回到部落參加豐年祭的時候了。而我彷彿正好從小小的獵徑,看到了那群揮汗拉著大船通過激流的部落青年!

          離開奇美部落之前,來到一間雜貨店補給一下飲用水,其實水壺剛剛在派出所已經補滿了,進入雜貨店只是想要感受一下部落寧靜的氛圍。在部落放空的時候,場景切換到那年拉船的部落青年還沒有返家,部落只剩下婦女和長者,此時遠處的一間部落草屋,傳來愉悅的歌唱聲,一首接過一首......。轉眼間從九點半,坐到11點,我已經在雜貨店門口和部落的長者聊了一個小時,真該出發了,還好喝下肚的不是小米酒,頭腦還保持清醒,一邊穿戴好袖套、頭巾,一邊結束熱絡討論的話題。唉,真的該上路了!
      從奇美到瑞穗,正好是12點!經過瑞穗的時候沒有停留,一路再騎到泛舟中心!算是完成了從秀姑巒溪回溯到瑞穗的完整路線!在牧場用完餐以後稍事休息,繼續往台九線的北回歸線地標前進,途中經過掃叭石柱的時候,遇到兩個環島中的女研究生!正當拍照取景的時候,從掃叭石柱望向瑞穗的方向,那段從石柱到瑞穗的距離或許只有三五公里,不過實際上的時空卻相距了幾千年!如果我是在掃叭石柱立起來那年,站在拍照的地方,我看到的瑞穗應該是一片梅花鹿奔馳的廣闊草原,在遠始的灌木林間,還有成群的台灣獼猴在林間跳躍,發出一陣陣鞏固地盤的叫聲!

同場加映~~~
大學某一年暑假走了一趟花東縱谷,那一年的青年留下一張和北迴歸線地標的合照


        那一年兩個年輕人搭火車到花蓮騎車,兩人首度嘗試雙鐵旅行,當時攜車袋算是奢侈品,於是我沉默寡言的爸爸,在出發日前,根據描述,用黃色飼料袋幫我縫了一個攜車袋,以此回應孩子壯遊的夢想。在那個很少人戴安全帽的年代,袖套應該還沒有發明,兩個年輕人跟隨著胡榮華單騎走天涯捲起的浪潮,踏上花東之旅。

         沿著台九線從花蓮市騎到台東縣太麻里。儘管年輕人出發時帶著熾熱的心,但裸露的皮膚還是敵不過火辣的太陽,兩人只好黯然撤退到太麻里車站尋求遮蔭的角落。猶記得那時燦爛的陽光照在柏油地面上,將橘色的金針花海襯托得更搶眼,我彷彿看到柏油路面漂浮著一座無法企及的海市蜃樓,慢慢地....慢慢地金針花海和碧海藍天吞噬了年輕人的雄心壯志,於是兩人搭上南迴鐵路的慢車......將年輕人從20世紀,載到21世紀,年輕人已經步入中年.....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第二期兒童環境教育工作坊後記

       這次參加總會第二期兒童環境教育工作坊,聽著夥伴分享過去參與兒童營的心得,回憶起一年來陪著27個孩子歡笑,而在最後一次活動的時候,看著孩子因為捨不得分離而流淚的畫面!心想能夠參與長陪的服務工作,真幸福、真快樂啊!孩子的笑容溫暖我的心,孩子的淚水讓我知道為孩子做的事,已經在他們的人生播下一顆珍貴的種子!
    
          兩天的工作坊當中,不斷聽夥伴提到過去在弱勢兒童營之後,與孩子們就沒有任何聯繫了!那種一生一會的緣分,真的好短暫啊!不過容我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一下:我們長期陪伴的服務工作,真幸福!因為為期一年的長期陪伴專案,我們感受到孩子對活動的期待,也分享了孩子的歡笑和淚水!也有足夠的時間看到了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改變!夥伴們雖然每次活動過後總是有些疲憊,不過卻感到心靈充實,樂在其中!以下分享一些我們參與長期陪伴工作的心得,和荒野桃園分會對長期陪伴工作的新的嘗試。
 
         首先,由於長期陪伴工作陪伴的對象是經濟弱勢,或是其他特別因素而遭到政府安置在機構的孩子。每兩個月一次,一年總共有六次的陪伴,當然頻率上是不夠的。不過考量如果每個月一次陪伴又會衝擊夥伴的時間分配,同時壓縮到其他群組的動員能量。因此,桃園分會第二年的長陪,還是維持每兩個月一次,不過夥伴們正思考每逢沒有出團的月份,希望邀約幾位夥伴,輪流到我們服務的機構,探視一下我們的小家人。探視活動不特別安排活動,只是找時間和孩子聚一聚,抱抱小孩,關心一下孩子。
 
         其次,我們在新年度長陪開始之前,為了延續過去一年長期陪伴和27個孩子建立的友誼,夥伴們原訂要吸收離團的孩子加入團隊擔任小小志工,不過考量受到遊覽車的載客限制,我們無法將所有孩子納入,加上顧慮到那些沒有納入團隊孩子的感受問題,所以在三思之後忍痛捨棄小小志工的方案。不過,幾次活動下來,夥伴們討論後凝聚共識,我們正準備將離團的孩子納入長陪團隊,擔任七月份兩天一夜長陪兒童營的小小志工。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和孩子聚一聚,一方面也讓孩子有回饋的機會。
 
         第三,我想說的是共識凝聚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很誠實的說,過去的一年我們對於長期陪伴的精神和作法,是慢慢累積起來的!工作團隊籌組以後,每一次活動過後,夥伴們透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討論,思考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反應和情緒變化。經過夥伴們共同腦力激盪,讓大家對於長期陪伴的重點,和執行的方法有更多的共識,從孩子們的回饋,和夥伴們的觀察中,我們發現問題、找出不足,也累積後續執行長期陪伴專案的動力。
 
         第四,在將近一年的陪伴中,陸續有孩子結案返家,在長陪的過程中,與孩子無預警的分離是常態,因此我們更珍惜每一次和孩子的相聚,希望給孩子滿滿的愛和關懷。桃園近一年多來的長陪工作,總共有八個孩子,或許更多孩子,已經陸續離開機構了,彼此只剩下自然名和一些共同的記憶。孩子們離開機構之後,對孩子的生命是好是壞我們無從得知,但我們期待:大自然可以成為孩子一輩子的朋友,就像我們選擇和大自然做朋友一樣,唯有大自然可以陪伴孩子一輩子。而我們的陪伴可以成為孩子生命中第一或第二顆饅頭,希望能給予孩子的生命一些養分和勇氣,剩下的就交給大自然老師吧。
 
          第五,我想說的是在六次的活動中,我們不斷反省與思考:長期陪伴到底要和孩子分享的是什麼?究竟是想教孩子更多生物的知識?還是透過遊戲帶給孩子快樂,達到娛樂的效果?我們不斷自問自答:我們加入荒野的原始動機是什麼?我們是因為對環境的關注和關懷而聚在一起。因此我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盡可能不增加環境的負荷和資源的消耗。我們也要時時記得一件事:陪伴的技巧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另一個生命發自內心的關懷和悅納。生態遊戲或是團康遊戲雖然精采,或者深具啟發,不過還是比不上孩子們享受大自然的自在、舒服,留一點空白時間,讓大自然老師親身啟發孩子,讓孩子在嬉戲中主動去發掘大自然的奧秘。盡可能提醒自己,冰冷的解說的影響力,絕對比不上孩子自發性地對大自然產生好奇與喜愛,孩子們只要願意親近大自然、喜愛大自然,自然而然可以真正長期陪伴孩子直到永遠,永遠。
 
          最後,我要謝謝籌備這次工作坊的所有工作人員、講師和夥伴,以及共同參與這次活動的各分會夥伴,你們在不同的時候,以不同的方法給予我啟發,帶給我歡樂,我無以回報,謹以此心得回饋,表達我一點心意!期待下次的相聚!
                                                                                                                                                                                            桃園分會烏頭翁 
 (這篇文章刊登在荒野快報223期,2011.08.05出刊)

花蓮單車慢慢騎(第二天)~前進台11線:水濂牛山跳浪‧芭崎‧磯崎‧豐濱‧石梯


     入住花蓮學苑的晚上,有好長一段時間獨享八人的房間,因為前一天沒睡好,半躺在床上小憩一下,直到同寢的旅人倦鳥歸巢,才起身和室友聊聊。四個同寢的房客當中,有提著折疊車四處鐵道旅遊的旅人,也有參加圍棋比賽的選手,還有一個背著大容量後背包的登山客。幾位素昧平生的旅人,共享一個八人房的空間,睡在各自的單人床上,養精蓄銳儲備隔天的體力。

      隔天清晨五點多,躡手躡腳起床盥洗,出門尋找用早餐的地點,走出花蓮學苑自然而然在「時光旅人」咖啡店前停下腳步。餐廳的鐵門半開,顯然還沒有開始營業,只好選一棵大石頭靜靜坐著耐心等待。看著天色慢慢變化,看著晨間運動的銀髮族精神抖擻地騎車經過眼前,而我卻像個老頭,閒適地坐在石頭上發呆。
      為了趕在太陽熱力全開之前,早一點踏上旅程,很冒昧地走進半開的早餐店,老闆客氣地說還在熱鐵板呢!老闆點燈、開風扇,請我稍等一下。我就隨意找了一個坐位,挑了一本小說「時光旅人」,獨享咖啡店的時空。
     「時光旅人」小說,說的是一個科學家喪父以後,長時間沉浸在傷痛和回憶之中。有一天他動念想要打造一艘「時空旅行機器」,於是展開一連串將理論和計算,希望將理論化為實際。半個多小時的用餐時間當然看不完全部的內容,不過有一段文字卻敲打著我的心,也點亮我心中一的想法:光茫射出來以後,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速度前進......(大意)。他說的是星光,也可能是任何光源.....或許也可以是人和人相遇擦出的生命火花(我自己引申的)。這個想法在這一天的旅程中,多次跳進我的腦子,讓我看到一些光明。
      闔上書以後,回到花蓮學苑著裝,打開門看到同寢的旅人緩緩挪動身體,擾人清夢真有一點罪惡感!正當牽著車子要離開房間的時候,騎折疊車的旅者已經起身,貼心為我打開房門,輕聲互祝旅途愉快,揮手展開當天的旅程!

◎每個人都是時光旅人,有時正在進行新的體驗,有時循著昔日的足跡回憶過去.....
      沿著193公路輕快離開花蓮市區,回頭望向花蓮,花蓮在山巒圍繞下,讓我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過了橋銜接台11線,展開第二天的慢騎,這一天要通過水璉、蕃薯寮、芭崎、豐濱到達石梯坪。
      過了海岸邊一處遊樂園以後,眼睛餘光看到幾串煙火似的花序,那是夜間開花的穗花棋盤腳,怎麼都清晨六點多了還捨不得入睡?二話不說馬上停車拍照。這時一隻生命力旺盛的熊蜂,鼓動翅膀穿梭在花叢間採蜜,那熊蜂振翅的力道相當大,尤其是當我拿著相機,以微距小花模式貼近拍攝它的身影,它每一個迴轉掀起的聲浪都讓人不忍小覷!看那熊蜂的行徑就好似率性的飆車族四處衝撞,又像執著工作卻還沒有掌握技巧的新鮮人,沒有頭緒地東奔西忙,對於在一旁窺伺的我一點也不在意。振翅之間把穗花棋盤腳的花也拍落了。
      結束和熊蜂和穗花棋盤腳的偶遇以後,沿著台11線繼續南下,很快來到跳浪一號橋,看著廢棄的道路入口,對於原來的路線充滿想像。其實早幾年一個人就騎過這段海岸線,只是這段路因為隧道開通早已經廢棄不用。單車騎士只能從隧道間的缺口,窺探一下海岸線旁的蜿蜒道路和植物相。
      台11線海岸公路陸續有許多段山路,陸續改採隧道的方式避開容易坍塌的路段。是禍是福還不知道,不過卻讓海岸邊的山林和生靈有機會享有一段喘息的空間!
   
◎台11線跳浪隧道,左邊是廢棄的舊道
◎跳浪隧道卻看不到任何浪花,這是一種諷刺
◎從兩座跳浪隧道之間望向海邊,看到的是舊路,以及新舊兩座橋,當然還有遼闊的天地和蔚藍的海水,這樣的景觀只有騎腳踏車的人才能隨時捕捉
      在番薯寮休息的時候,發現去年施工中的隧道已經完工啟用,穿越短短的隧道以後,直接就銜接到對面山腰的台11線,完全避開原本蜿蜒曲折的上坡路段。這個無預期的快意,就好像打電玩的時候,意外拿下通關的點數,耳邊響起慶祝過關的音樂和繽紛的畫面!
      在芭崎瞭望台休息近二十分鐘以後,再度跨上單車,騎往磯崎海水浴場的方向,每遇到一個下坡我都很慶幸,因為行程安排的關係我可以不必走回頭路,長長的下坡滑得超開心,一點也不用擔心回程還要清償這筆下坡債。
◎牛山呼庭入口旁的休憩涼亭
◎牛山呼庭牌樓
◎蕃薯寮
◎芭崎瞭望台遠眺磯崎海水浴場一帶的海岸線
      經過新社派出所以後,行經一個濱海的咖啡廳,原本是被他牆壁上斗大的台糖冰棒字樣所吸引,沒想到走進咖啡廳以後,除了點了兩隻冰棒,又來了一壺柚子茶。就在很禮貌地請求添加冰塊和冰水三五次以後,一直忙著整理樓下民宿的老闆娘,送上兩根香蕉,就此我改變了計畫。走到書櫃拿了一本高行健的「靈山」,點一杯熱咖啡,開始享受台11線旁的閱讀和咖啡時間。
      忘了時間、忘了接下來的行程,我一邊啜飲著不加糖的熱咖啡,一邊進入作者以第一和第二人稱鋪陳的情節當中。低頭看小說,隨手喝咖啡,舉頭看海景,倏忽已經從上午11點坐到下午兩點。咖啡早喝完了,可是卻好像提不起勁前進。抬頭看看藍天、碧海和白浪,又回到小說的情節當中。
      想想每個人的生命史當中,似乎都在追求一座想像中的「靈山」,可能是聽人家講過,也可能是內心追求的一個境界。這靈山沒有明確的地圖,有時也沒有旅伴可以商量,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摸索著往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的「靈山」前行。為了提早看到「靈山」卻忘了靜下心來欣賞近在咫尺的美好事物,怎能不讓人喟嘆?
      雖然有兩根香蕉填肚子,不過坐久了就想起身動一動,拍下幾張海景照片以後,該上路了,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騎。
◎正午的台11號道路,最好的消遣就是拿一本書,在臨海的咖啡民宿躲太陽,最好最好一待就是三小時
      離開看似熱鬧的豐濱,和忙著練習豐年祭舞蹈的年輕人以後,再次靠近海岸線,往石梯坪的方向邁進。有時候騎上海濱的自行車道,有時候在海岸邊的梯田駐足,最後在石梯漁港附近的「人定勝天」石碑旁停下腳踏車。看著石碑上狂妄的題字,忍不住想笑,也為人類的自大趕到抱歉。人類自以為可以移山倒海,炸山闢路,卻不知道在地球、在宇宙的洪流中,人類只是渺小如病毒般的存在,而可以在地球上居留的時間又短如眨眼的一瞬間!人類有什麼權力破壞幾千萬年形成的自然地景?有什麼資格侵害其他生靈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機會?
      接近石梯坪露營區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了,隨意停好車,立刻換下一身車衣車褲,跑到海灘旁的天然泳池泡水。海水清澈見底,陽光已經不再炙熱,悠然泡在海水裡,欣賞遼闊的天地,尋找礁岩間的螃蟹和水裡的魚群。下水前用相機殘餘的電力拍下最後一張照片以後,相機已經自行宣佈要提早休息。也好,我也不必忙著取景了,可以更悠閒享受在天然海水游泳池戲水的時光。
◎人定勝天?我不信
      回到營地以後換上乾淨的衣服,接著使用高山爐烹煮晚餐。雖然只是簡單的白麵和一罐番茄魚罐頭,卻也是熱騰騰的一餐。點上一隻營火,映著月色閱讀地圖,聽著翻騰的海浪,和烏頭翁清亮的鳥鳴。而我就好似剛剛學會用火的原始人,坐在山洞前休息.........。
      很幸運一整晚都吹著徐徐海風,營火熄滅以後,還有月色相伴。一個人獨享最靠近海邊的營位,但遺憾的是只能和自己對話。早早就鑽進蚊帳睡了,休息一下又跑出來和在周邊營位露營的家庭聊聊天,再緩步走回自己夜棲的營地睡覺。雖然一整晚都有溫柔而涼爽的夜風相伴,不過卻醒來好幾次,營地有三隻野貓一直跑到垃圾桶翻找食物,不時傳來爭搶食物的咆嘯聲,讓我很難一覺到天亮。這就是「滿天星級濱海營地」得付出的的代價吧?不過欣慰的是石梯坪營地,完全沒有蚊蟲來騷擾,我想就算是沒拉蚊帳,也可以一覺到天亮。
      望著逐漸燒盡的營火,心中興起一些感慨,也燃起一些希望。如果把人的生命熱力比喻成一根燃燒當中的蠟燭。蠟燭一旦點燃以後,就開始慢慢燃燒,直到蠟炬成灰。每根蠟燭選擇要照亮的地方不一樣,想要以什麼樣速度燃燒,有時候也身不由己。
      但是人畢竟不是蠟燭啊,還是可以有所選擇,因此人學會時間管理,知道要價值判斷,將有限的時間分配給需要照亮的角落,為自己,也為了每個人所重視的親朋好友和家人,或許還為了更大的信仰,而投身宗教或是其他志願服務的工作。
      過去一年半投入長期陪伴工作,讓心靈很充實,也覺得這份服務工作很有意義。但人的時間一天還是只有24小時,一年只有365天,總有些時候覺得力不從心。不過雖然自己只有一燭光的熱力,但還好有夥伴們相互支援,接力完成每一次的陪伴,想著想著就覺得很感恩。一燭光的熱力,可以照亮一燭光的陰暗角落,也希望這份熱力能感染其他人一棒接一棒,慢慢匯聚出更寬更廣的光海!然後將這份溫暖傳遞給需要的孩子們!

◎一面蚊帳就可以在戶外安穩度過一晚,這是以前沒想過的
◎朝陽照亮石梯坪營地,收拾好行李該出發了
◎一燭光的熱力,可以照亮一燭光的陰暗角落,也希望這份熱力能感染其他人一棒接一棒,慢慢匯聚出更寬更廣的光海!然後將這份溫暖傳遞給需要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