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父親的菜園

春墅
蛙聲已過社,農事忽已忙。
農婦餉田歸,不見百花芳。
        喜歡大自然的朋友,對於生活周遭的動植物不免觀察入微,經常對著大自然的朋友一看就是幾十分鐘,有時還不禁會心一笑,不管歌詠萬物之生,還是悲嘆生命的流逝,對喜愛自然的朋友來說,觀察大自然是興趣。而當我看到這首詩的時候,感受農婦到農田為另一半送餐以後急著趕回家,卻沒注意到原野上早已經是百花盛開!農婦看不到百花盛開之美,不是因為沒有感受力,而是農事和家務太忙了,正忙著趕路呢,怎麼會有閒情逸致賞花啊!對農婦來說,那是生活!
        父親教職退休以後,生涯有了重大轉變,為了保養身體,他開始慢跑和爬山,閒暇之餘也種種菜,為自己、兒女種一些相對安全一點的蔬菜。一開始種菜這件事對他來說,或許是只一點事做!不過,漸漸地他在種菜中獲得樂趣,菜越種越多,從葉菜類的白菜、空心菜,到根莖類的地瓜、蘿蔔,甚至挑戰長作型的高麗菜、花生和西瓜等。
        有時問父親農事忙嗎?爸爸總是回答我:如果要忙啊!肯定忙不完!簡單一句話,道盡農事的辛苦的一面!不過,只要他收成的作物被稱讚,他就開心不已,忙起來也更加起勁了。後來,他山不爬了,慢跑也停止了!變成了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超級農夫!如果農夫也分等級的話,他算是跑超級馬拉松的超級農夫!他中午會回家睡午覺,不過經常是過了中午12點半才回到家,傍晚太陽下山了好久了,他才姍姍從菜園回到家,有時我還要跑到菜園去找人,催促父親回家吃晚飯。
         從小不曾接觸農事的我,也因此變成了客串的假日農夫,不管是父親忙翻了而開口,或是母親心疼父親了而指示我支援,我不時應召到田裡打雜,或除草、或協助採收。我的假日農夫經歷,包括挖地瓜、採收花生、摘桑葚、播花生、為芋頭施肥、採收南瓜、採收玉米、採收茭白筍等,還有一些葉菜類的蔬菜。
        跪在地上為花生除草,挖開芋頭根部兩側的泥土,為芋頭施肥,或是在密密麻麻的菜苗之間,分辨出雜草,然後把它拔除。最難忘的一次除草經驗是在一次細雨中,跪在地上搶時間除草,因為那天再不做,父親就要隨老人會出門旅遊兩三天了。在細雨中除草,心境有些難過和心疼,退休後的父親反而更忙了,每天被農事壓得幾乎喘不過氣,就連出門玩之前,還要把雜草除掉才能放心出門。那天在細雨中不知道工作了幾小時,菜園旁出來巡田水的老農看到忙著除草的父子,不免語帶責備:哪有人在雨天除草的!但這就是父親啊!
        我能做的大多是助手性質的工作,因為父親的身體相當健朗,拿起鋤頭比我還有力!體力性質的掘菜圃,或是需要一點技巧和判斷力的挖花生和地瓜,通常由父親完成。這樣的模式從民國91年到95年,直到身體硬朗的父親因為胃出血而入院,經過仔細檢查確定罹患胃癌,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分水嶺。記得那時父親在急診室等待病床的時候,父親在煩惱自己的病況之餘,最放心不下的是菜園裡已經要採收的沙拉白菜,還有在菜園裡已經要採收的花生!父親在準備開刀之前,不斷寫下放心不下的種種事務,包括葉子已經開始枯黃的花生。因此我在病榻旁陪伴父親之餘,還得抽空回到老家為父親收割蔬菜,還要趕快收成花生。再回到醫院簡報當日收成的進度。
        原本強壯的父親切除三分之一的胃之後,在傷口還沒拆線的時候,就必須下床運動,幫助傷口復原!依靠著點滴架,父親從一開始寸步難行冷汗直冒,到最後可以在走廊上走上十幾趟!從剛開始面對癌症的絕望,沒多久就開始堅強挑戰病魔,父親在隱隱透露的無助當中,還是展現一種自小身為長子的堅毅!面對罹癌這樣重大的生命轉折,父親在病榻上的時候,開始和我談一些從來不曾談過的生命故事,和對一些生命中無法改變的習慣的看法。
        罹患胃癌對父親的生命產生很大的衝擊,不過這樣的影響很快就隨著身體漸漸好轉就淡化。在腹部引流管還沒拆除的時候,在我的堅持下住進我在桃園的家,父親那時還是像個病人一樣,有些脆弱有些多愁善感。不過,等到引流管拆除以後,他立刻決定搬回老家。隨著體力慢慢恢復,父親的農事又開始忙了起來!
        對父親來說,為孩子種一些比較沒有農藥殘留顧慮的蔬菜,是他能為子女做的事!也是他樂意做事!不過我們卻經常感受到父親的生活被農事束縛、牽絆的狀況。父親病癒以後,種菜的種類確實減少一些了,不過工作量還是相當大。問他最近忙什麼?他總是說:要做總是做不完!請他種少一點,他又擔心產量不夠子女一個星期的菜量。只要碰上他農忙的時候,別說沒時間看待百花芳,我想他或許連晚霞也無心欣賞,因為落日和晚霞,是催趕他結束手邊工作的自然現象,在天色完全暗去之前,他總有很多收尾的工作,讓人心疼又無奈。有時會想我年紀漸長以後,會不會像父親一樣熱中為孩子種菜,然後叫孩子回來拿菜?而這段假日農夫的經驗,會不會就是預先播種,引領我在老年期開始種菜,親近土地、自給自足的種子呢?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憶大雨洗禮的後慈湖和白石山之旅

        在後慈湖還沒有開放的年代,在那個麗婕還是叫做麗玉的時候,我們和大溪鎮長一起進入後慈湖,走過當時還在軍事管制階段的百吉林蔭步道。
            當雙腳跨入刺絲拒馬圍成的空間、進入長期軍事管制區的領域的時候,不禁讓人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和期待感!雖然那時的百吉林蔭步道還沒有正式開放,不過在軍人的維護下,一開始的柏油路面走來還是相當舒適,沿路的筆筒樹和香蕉樹搖頭晃腦,似乎列隊歡迎訪客的到來。
         或許因為當時後慈湖還是禁區吧!還是一起進入管制區的默契和約束,記得那時雖然經過後慈湖,卻沒有留下任何照片。還記得看到黑天鵝悠游在青山碧水間,不過那時對於五院辦公室等建築物,卻完全沒有印象。數不清到底轉過幾個彎,開始進入白石山的登山步道。
         在汗水淋漓中,面對崎嶇難行的登山步道,不斷穩住呼吸,設法拍攝一些畫面。這次行程的重頭戲是登上白石山,記得當年在糯米橋、小溪畔和大石壁前留下一些畫面,不過我手邊卻沒有留下任何一張照片。照片呢?
          在大雨中登上稜線的時候,面對的是岩盤兩邊濕滑的山壁,既要保護機器,又要保住小命,至今還記得那時的戒慎恐懼的心情。完成登頂的任務以後,下撤到山下,回到鎮長家清洗、吹頭髮,換上乾燥的衣服,有一種有如新生的喜悅。
         後慈湖和白石山的初體驗,全身溼答答,一開始是大汗淋漓,接下來是鋪天蓋地的雷陣雨,讓人無所遁形,無地躲藏,面對大自然無言的教導,只能更謙卑面對。而或許也正是這種顛沛流離和手腳並用的行程,也更讓人回味無窮吧?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生活大縣對大自然應該更尊重

        桃園縣一直是所謂的工商大縣,放眼各鄉鎮市到處可見工業區和許多小型工廠,閒置廠房更是到處都有。現在政府相關部門又盯上大園鄉沿海地區,那一片以候鳥渡冬聞名廣大的水田溼地,這樣的政策方向,在在凸顯政府部門對於土地利用並沒有進行全盤的規劃。
 
       近幾年來,社會大眾已經漸漸接受一個觀念,那就是都市中老舊的住宅應該進行都市更新,除了改善都市景觀,也能修正早年建築法規不完備的年代,留下的醜陋建築。如果都市更新可以成為共識,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思考一下工業區更新和整併的問題?
  
        理想的生活空間不是只有屋簷裡的幾十坪,還有住家外面更寬廣的天地和空氣!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漸漸失去和大自然的連結,因此到了假日的時候、心情鬱悶的時候,只好開車到幾十公里外的風景區散心!如果政府部門繼續以工商開發為名,一再毀棄良田和綠地,這絕不是標榜要邁向生活大縣的桃園縣該做的事,這也不符合普羅大眾的期待!
 
        如果可以,我們會希望開窗就有綠意,出門就有藍天!騎自行車就可以親近大自然‧而想要享有這一切,絕不是短視近利地直接就粗暴地把農田填平可以達到。
 
         歐美國家近十幾二十年來逐漸思考如何設立都市發展緩衝區,允許一定程度將住宅區和商業區集中,可以讓居民享受便利的生活!但是在住宅區和商業區之外,則是規劃為休閒遊憩的綠地,和留給大自然生物的緩衝區和庇護所!
 
         如此,居民既可以享有生活上的便利,又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每天下班後或是早起的時候,又能很方便地用步行、慢跑或是騎腳踏車的方式親近大自然!
 
       不管是大園鄉圳頭、沙崙地區規劃為物流園區,還是整個桃園航空城的發展,勢必會桃園的地形地貌產生重大的改變。 不過在改變之前,請大家想想:良田毀了,不可能恢復,自然崩解了,人類的生活秩序也會大亂,今日鳥類的命運,很可能就是你我明日的處境!
        鳥類有翅膀就已經無棲身之所、覓食之地,更何況是平凡如你我,生活的環境破壞了,你我所享有的將是烏煙瘴氣的環境,舉目灰白的都市叢林和廠房。
 
        現代社會少不了工商業,不過你我的生命當中,除了工作之外,還有每天踏踏實實的生活要過不是嗎? 政府部門一再將腦筋動到良田濕地,毀滅的不只是你我的生活的環境,還可能是下一代活命的機會。 想想今年的小麥飆漲的情況,麵包價格一漲再漲,許多糧食輸出國已經開始限制糧食出口了!糧食危機很可能比能源危機更早報到! 政府應該要未雨綢繆,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毀棄良田! 趕快通盤思考土地利用的政策,重新研擬以環境永續發展為前提的土地利用政策!不要再把我們和大自然萬物共享的天地,在短短幾十年間毀滅了!!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201210羅馬公路逆時鐘的旅程


      流逝的時間無法逆轉,不過透過網誌的紀錄,我想留住這段逆時鐘環石門水庫的旅途。
      得知挑戰羅馬公路的行程以後,每天都數著日子,期待10月8日的到來,只因為羅馬公路的山光水色,不管騎上幾次他總是會用不同的風景,慰勞揮汗騎鐵馬上山的騎士。
       挑戰羅馬公路前一週,每天連結氣象局網站,關心桃園縣的天氣變化。從一開始降雨機率只有20%,到行前的前一個晚上,突然降雨機率跳到60%。這個突然的變化,幾乎要打亂行程的進行。
       隔天一早六點左右,騎著鐵馬從桃園出發,一路上天氣還不錯,雲層有點高,風速不算快。這樣的天候狀況,算是大吉。不過到了平鎮市宋屋國小的時候,慢慢飄下幾顆小雨滴,心中突然好像也飄過一朵烏雲。心中默想:千萬不要啊!假也請了,人也出門了,如果這時候下起雨來,這一天就真的泡湯了。用完早餐,朝集合地點出發,不時看著天空,發現雨勢並沒有擴大,但似乎也沒有停止的跡象,就在這樣不安的情緒中等待出發的號角響起。

       出發吧!看著高高的雲層遮蔽一部分陽光,如果是平常的話,這應該算是最理想的騎車天氣了,不過因為這一天要挑戰羅馬公路和一段北橫公路,繞行山區的路線,降雨機率似乎比較高!還好一路往關西騎的時候,天氣有越來越好的跡象,正看著天空雲層變化的時候,接到雙燕的電話,告知山區天氣還不錯,降雨機率應該不高,至此心情稍稍安定。
       在羅馬公路的小七整補以後,一行人如脫韁的野馬奔向馬武督部落!其實研究路線的時候,第一個坡,正是我最擔心的路段。不過漸漸晴朗的天氣,不禁讓人心情大好!

       在爬坡的半途,遇上標有馬武督部落標示的巨石,在這裡留下羅馬公路途中第一張照片,也等待夥伴陸續集結。重新上路以後,爬坡越來越明顯,直到征服縣界的最後一個上坡!
       單車旅途最怕上坡來糾纏,其實對我來說,我更怕的是下坡潛藏的危機!尤其是和騎車經驗不一的夥伴騎車,心理不免有些壓力。不管是上坡或是下坡只要放慢速度,更能享受沿途的風景,也可擁有安全的騎車經驗。
        在第一個高點等待的時候,聽到地瓜不堪連續上坡和抽筋的折磨,準備要折返了!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如果我能騎在他的旁邊,或許他的行程就不會那麼早結束。大腿抽筋是不舒服的經驗,早期我騎山路的時候,三不五時也會陷入大腿抽筋的窘境。不過隨著騎車經驗增加,控制飲水和踩踏的迴轉速,大腿抽筋的情形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

       攻克第一個高點以後,第二和第三個高點就沒有那麼嚇人了,夥伴們也漸漸掌握上坡的節奏了。團體出門騎車的時候,最怕被別人的節奏拖著走,由於每個人的體能和配速習慣不同。一旦想要追趕別人速度的念頭浮上心頭,就會打亂自己的節奏,很快就會腳步大亂!
       在美腿山休息的時候,發現平常大門深鎖的眺望台竟然門戶大開。這處平台果然是賞景的好地方,前幾年經過這裡幾次,卻從來沒有走進這裡,或許是覺得羅馬公路已經是處處美景了吧!

       第三個高點是一個可以眺望水庫的平台,當下決定好好休息一下,欣賞水庫的明媚風光。從羅馬公路的高點,遠望角板山台地、眺望蜿蜒的羅浮街道,心中其實百感交集:一則以喜,因為可以忙裡偷閒騎車真愉快!一則以憂,復興鄉開發的腳步太快,不但山林面臨嚴重的水保問題,原住民部落也遭遇很大的文化衝擊。羅浮或許交通還算便利,但是後山的部落呢?心中默默想著復興鄉後山部落的孩子們,不知道他們最近可好?山上的孩子在就讀國小的時候,往往可以得到社會各界大量的關懷、物質和活動的資源。不過當這群孩子升上國中以後呢?後山的孩子可以就讀的國中在角板山,在沒有直達車的情況下,孩子們只能離開家裡,住進學校的宿舍。身邊沒有父母陪伴,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情緒調適,都得自己搞定。如果沒有適當的典範可以學習,那樣的生活恐怕有如進入充滿野獸的森林,孩子只能自求多福。
        從羅馬公路高點下滑到羅浮以後,一行人停車準備用餐。在等待的時候心想夥伴怎麼那麼久?後來才知道他們發現了一隻斷臂的獼猴。從描述和照片看來他應該是曾經被捕獸夾夾傷了,在失去謀生能力以後,只好向遊客討食物吃了。

        離開羅浮以後,展開環石門水庫最後一段大上坡,準備爬上角板山台地!這一段旅途,其實坡度和前面三個高點比起來不算太高,不過肌肉已經累積了一天的疲憊,爬起來也夠嗆了,9%的平均坡度讓人氣喘吁吁。還好這段路,很快就爬完了,路口的萊爾富迎接疲累的騎士。

       一天的旅程,到這裡已經讓人很滿意了,感謝老天爺給了一個適合騎車的好天氣,一路上沒有什麼風雨。不過就在這裡,夥伴的單車斷鏈了。
        由於復興鄉沒有甚麼單車店,夥伴只好將折疊車帶上客運,聽說一路遭受大嬸和到青少年有如箭雨般無情的質疑眼神,事後聽夥伴提起,讓人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刺痛,還真糗。

        羅馬公路繞行羅馬公路的旅程,最後的洗禮在離開角板山的時候降臨了,一路雨勢不斷,雖然雨量不算滂沱,不過也足以讓大夥變成落湯雞了!淋著雨、拖著疲憊的身體騎車,這樣的經驗對夥伴來說應該少有,老天好像一定要讓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回憶,在行程的最後一段派出了雨神來送客。隨著鐵馬不斷前進,輪胎也不斷捲起泥水,將大家的車子、身體和衣服染成土黃色!
        終於,一天的行程順利完成,大夥在餐廳舉行慶功宴!不到三十分鐘的時間,就已經將豐富的菜餚一掃而空!連追加的一桶飯也很快見底!顯然大家都累了、也餓了!回憶行程中的點點滴滴,身體疲累了,心靈卻滿足了!我常常想能找到時間騎一趟心滿意足的鐵馬旅行,難得!而能夠將同樣喜歡騎車的朋友聚在一起,更難得!也因此這樣的回憶足夠一輩子慢慢回憶了!
更多相片: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album.php?aid=31940&id=100000346090029
軌跡檔<iframe width='465' height='548' frameborder='0' src='http://connect.garmin.com:80/activity/embed/53030777'></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