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荒野長期陪伴下一步?我對小團體「荒野自然深度體驗」的一些想法

        荒野桃園分會執行長期陪伴計劃第三年進入尾聲,我們開始思考下一步要往哪邊走?我們還能帶孩子去體驗甚麼?去感受甚麼?還是去學習甚麼?

        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和親子教育群組,雖然陪伴的孩子不同,但夥伴們都期待引領孩子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學習,在大自然中成長。當然夥伴們有著一份共同的期待,我們想要孕育一份守護荒野的力量。

       長期陪伴計劃從過去在暑假舉辦的弱勢兒少暑期兒童營出發,從「一次性」的服務,改為規劃一年六次的陪伴。夥伴們期待透過這樣穩定而持續的陪伴的過程,帶領弱勢兒少走進大自然,將我們對荒野的愛,內化成與孩子們共同的默契和願景。

        而荒野桃園分會的夥伴,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還期許透過這樣的長期陪伴,陪伴這群可能受過傷、一定渴望愛的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歡笑,享受大自然的溫柔和美麗,從感受愛到付出愛,結交大自然這個一輩子的朋友。

        這段時間有些孩子返回原生家庭,有些轉換安置機構,有些孩子至今仍然在機構生活。經過這兩年到三年的長期陪伴之後,我們達到預定的目標了嗎?我們還能怎麼做?

        回顧飛ㄚ飛團的服務歷程,我們第一年陪伴的孩子們,一開始年齡分布從五歲到九歲之間。兩個月一次的長期陪伴工作,我們帶領飛ㄚ飛團的孩子們開發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發現一年四季的變化。飛ㄚ飛團的孩子們從一開始在大自然中跌跌撞撞,到最後可以在大自然中站穩腳步,試著享受大自然、樂在大自然。

        第二年我們帶領孩子們從觀察,深化為感受和行動。我們結合荒野淨灘的重點工作,帶孩子到海邊淨灘。接下來,我們設計到慈濟參與資源回收工作,檢視生活中消耗的資源,如何被回收和重複利用。在兩天一夜活動當中,我們規劃「聽大樹在說話」主題。夥伴帶著孩子們觀察公園大樹的生存困境,思考可以為植物朋友做甚麼?

        而夥伴們也透過教案設計,運用大自然中的素材,製作童玩減少資源浪費。夥伴發揮創意,重覆使用水果和餐點包裝材料,包裝種子盆栽、製作餐盒風箏,我們帶著孩子妥善運用資源,延長物品的壽命。當然,我們在活動中也帶著孩子們自備環保餐具和水壺,盡一切可能在活動中實踐「荒野人」落實減廢、愛惜資源的理念。

        經過將近兩年陪伴,目前飛ㄚ飛團的孩子們約三十人,年齡層從五歲到十歲之間,大致上是從幼稚園中大班,到小學三年級、四年級。當中有14個孩子已經參加十次長期陪伴活動;有十個孩子從去年底陸續加入長期陪伴計劃,參加四次到五次活動;有六個孩子剛剛參加一次兩天一夜活動。這段時間孩子們因為返回原生家庭,或是轉換安置機構的關係,陸續從長期陪伴計劃中結案。

        將近三年來在服務孩子的過程中,我看到孩子們的困境和需求,也分享孩子們在大自然中展露的笑顏。這段時間大部分的孩子們培養出自然觀察的興趣;有些孩子則是表現出對「情感依附」的傾向。當然年齡在五歲左右(就讀幼稚園)的孩子,因為發展階段的關係,對於自然知識的理解較不足,對於夥伴引導自然感受的活動較難理解,但這群孩子對於夥伴的陪伴展現更多需求,也給予夥伴更多回饋。

        桃園分會長期陪伴這三年來,每次服務人數從27人到32人之間,活動過程分成三個大家族,九個小家。每次一日活動,扣除交通時間,夥伴們陪伴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探索的時間大約是五個半小時。我覺得五個半小時還不足以感受自然的變化,對於有「荒野」潛質的孩子來說,也無法充分探索荒野,享用大自然的饗宴。有沒有可能為這群已經有一些自然經驗的孩子做些甚麼?

        於是我在2012年七月,申請桃園縣政府「我愛北橫圓夢計畫」提案,運用一萬元經費,我和機構老師帶著七個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們到復興鄉塔曼山露營登山。兩天一夜的活動中,孩子們分擔營地建設、炊事和用餐之後的洗滌工作。我們一起在大自然中欣賞山林中的千變萬化的雲氣變化,迎接星空和銀河。我們到水蜜桃農場摘水蜜桃,體驗果農種植水蜜桃的環境,以及山區農業對環境的影響。

         隔天早上我們早起用餐之後,一起整裝,步行將近三公里山路,登上塔曼山。在山徑上我們遇到了多年前遭到不當砍伐的神木墳場,我們也在三角點附近的展望台,慶祝登頂的快意。七個青少年互助合作,彼此支持協助,走完了塔曼山來回六公里的山徑,完成了許多成年人一輩子沒有機會到達的山巔,體會中海拔山林的美麗與哀愁。

        這次小團體自然深度體驗的經驗,讓我醞釀著為長期陪伴飛ㄚ飛團的孩子們規畫下一步。我想為離團的孩子們規畫小團體「荒野自然深度體驗」。我希望爭取到經費,為離團的孩子們舉辦兩天一夜的露營登山活動,在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孩子們運用兩天一夜的時間,深度體驗大自然的饗宴。

        長期陪伴下一步,要往哪邊去?我個人期待,如果明年度維持在原機構服務,小團體「荒野自然深度體驗」,建議可以針對離團孩子實施,目標是一年兩次。如果轉換服務機構,全部的孩子都將離團,我的目標是一年辦理四次兩天一夜露營和登山活動,每次可以有七個孩子參加,加上兩個陪同的成年人,剛好一輛九人座廂型車。另外,搭配兩到三次活動間的探視,維繫這幾年來長期陪伴,和孩子們建立的信任關係。

        荒野長期陪伴下一步,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夢,有沒有可能實現?未知。期待有「聖誕老公公」一起來幫忙實現夢想,一起帶著荒野孩子邁出下一步

備註~~確定版服務方案為:每次15~16個孩子,外加兩個機構社工,以及荒野志工5~8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