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勇敢走出長陪舒適圈‧歸零再出發

        這是一篇需要大家一起完成的文章,因此這篇文章目前為止只有開頭,沒有結語。因為結語或許必須留待計劃終止的那一刻,才能回顧論定。因此這篇關於長期陪伴第三年開始之前的文章,每一個文字和標點,還有每一個驚嘆號,都需要夥伴們一起來參與。
         回憶當年第一次聽到夥伴分享長期陪伴計劃的時候,那天站在荒野桃園分會門口,聽完夥伴簡單描述。夥伴問我有興趣參加嗎?我詢問開會時間以後,在第一時間就一口答應要加入。記得那時候跟夥伴說:「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雖然我不知道能做什麼?但我願意!」。
        從那時候起一路走來,至今對於長期陪伴的目的、意義和價值,不曾有所質疑。雖然在內心曾經對於我們可以怎麼做?該做些什麼?有一些反省和思考。但整體而言,這段時間的服務,讓我在展望前路的時候,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總覺得對於長期陪伴該做什麼已經越來越清晰了。而這段參與荒野長期陪伴服務的時間裡,也結交一群志同道合,願意共同為孩子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好夥伴,感謝有夥伴們分工合作,陪伴孩子接近大自然,感受荒野大地的豐饒與寬厚。
        長期陪伴計劃進入第三年前夕,舉辦一次長陪回娘家活動,邀請認識兩年的孩子們再一次走入大自然。對照剛剛認識孩子的時候,夥伴拍下的照片,可以更明顯看出孩子們這段時間已經長大不少。面對這群年齡層分布從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二年級的孩子,其中還有九位第一次參加活動的孩子,內心其實有些惶恐,但又有一些篤定。
         惶恐的是孩子們長大不少了,他們還會喜歡跟我們一起到大自然嗎?而有那麼多個孩子,夥伴們根本不認識,我們有能力帶領這群孩子嗎?然而讓我篤定的是,不管是從第一年就參與長期陪伴服務的輔導員,還是最近半年逐漸認識長期陪伴的夥伴,我們都是抱著善意而來,我們願意和孩子分享對於大自然的喜愛!也願意一起守護荒野大地和自然萬物!
        這次活動有一位來自荒野總會的資深夥伴麗嫦,一路觀察我們陪伴孩子走進大自然,麗嫦夥伴也利用時間和我分享一些她的想法和觀察。夥伴對於桃園分會的努力有很多鼓勵和肯定,但她也提出一些她參與兒童教育和環境教育的看法。
        我必須很誠實的說,我有一種被打回原形的痛苦感。麗嫦夥伴雖然不著痕跡地提出她的觀察,也提供了一些帶領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方法。但我知道她說的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我知道麗嫦夥伴在短短的幾個小時裡,或許不完全認識我們,她的觀察或許有時顯得有些尖銳,讓人忍不住打從心裡想要辯駁,想要說明,但我覺得或許我該走出長陪舒適圈,試著想一想她想要說的是什麼?而我們可以做的又是什麼?
        我想我們不能再自滿地待在長期陪伴的舒適圈裡,或許我們的努力確實達到了預設的目標,但我們得重新檢視我們「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接受緯創人文基金會經費挹注,所執行的長期陪伴計劃,還可以做些什麼?我們的願景是什麼?
        一位老朋友在臉書上分享一段文字,我覺得很適合我們在第三年長期陪伴開始之前一起來省思。"數學上有一種函數,無論任何數字套進去,都會等於原來的自己……於是經過了一百年後,1=1、2=2、……7=7、8=12345……55=458569574……原來這個函數,只在7的範圍內成立,怎麼算都對,越過了7,就全部錯,而且錯的離譜。我延伸的感想是,如果一個人的一生只活到或困在7 裡,他就以為這個函數就是這樣了,而且驗證7次深信不疑,但事實上,從8到無限大,都是錯的…如果他跨出舒適圈往前一步,他會錯得很痛苦,但多跨幾步,再驗證幾次,他就會海潤天空,拋下過去經驗的摯伏和限制,找到另一大片令人更興𡚒的自由藍天。"
         夥伴們,朋友這段分享,讓我再度豁然開朗,在新年度開始之前,讓我們重新歸零,再出發,或許過程比較辛苦,但我想我們一定可以找到一片可以和孩子們興奮分享的荒野大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