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石門水庫櫻花馬 報對賽事 凸台在望?!夢中甚麼都有


 
跑回單車運動和賞鳥的原鄉 

    石門水庫環湖公路是我賞鳥和單車運動的起點之一,當我開始跑步後,這裡也被我列入待跑路線的願望清單。對住在桃園的我來說,這願望一點都不難實現,但還是得找到適合的賽事和時間。跑完台北馬之後,上網看看2025年上半年有甚麼合適的賽事,剛好「石門水庫櫻花馬」的報名訊息跳出來了,沒想太多就填寫資料完成報名。
    一月份開始上跑班,把這場比賽列入次要的賽事(主要賽事設定在ZIPRORUN新北場...為什麼桃園場不早一點公布呢,桃園場跑的就是石門水庫啊)。這段備賽期就跟著教練開的課表進行訓練。報名「石門水庫櫻花馬」後,在跑表上設下完賽目標,當時參考台北馬的成績,考慮水庫的爬升,給自己訂下兩小時三分鐘的目標。事後想想為甚麼當時不直接設定破二呢?

速度訓練和長短間歇刺激  跑力和最大攝氧量進步了
    備賽期間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時間跑坡,課表的菜單也因為下雨,或是時間分配,偶有執行不理想的情況。但因為跑班的速度訓練和長短間歇刺激下,RQ跑力和手錶上監測的最大攝氧量狀況還是穩定上升。尤其是每次執行完速度訓練,當前的跑力就會有明顯的增加。上跑班這段時間,盡量以教練開的課表為主,只有假日跑長距離的時候,有一兩次試著依照跑表上的建議操作,但完成的時間和距離最後還是殊途同歸。賽前找了一天到楓樹坑練坡,複習一 下在高低起伏的環境下,心跳加速和肌肉負荷的體感。
在雨中抵達石門水庫
    2025年3月16日石門水庫櫻花馬前幾天,持續低溫和下雨,天氣預報活動當天的降雨機率,看起來免不了要雨戰了。多次在雨中跑步,對於這樣的天氣並不陌生,但誰不想要有好天氣,只能順天意了。
就近參加賽事  多睡一點縮短交通時間 
    在桃園舉辦的賽事,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多睡一點,晚一些出門,不過還是擔心停車問題。抵達南苑停車場的時候,收費站外並沒有任何交管人員,一路摸黑到了停車場才看到第一個穿著反光背心的引導人員,這時一顆懸著的心才安定下來。
    留在車子裡觀察一下雨勢,脫掉保暖衣物、穿上雨衣後,躲在尾門下方活動身體。簡單暖身後,才穿著雨衣移動到起跑拱門附近的遮雨棚下繼續熱身。這時除了幾個團體專用的帳棚下有比較多跑者,舞台前空蕩蕩的。對比台北馬和國稅局租稅盃人山人海的盛況,心想是不是很多人因為下雨天冷沒來?起跑前最後一刻,決定把雨衣脫掉,只留下風衣。
後知後覺  原來這是小而美的賽事?!
    難得站上拱門前第二排(賽事小白如我...沒有參加過只有不到300人參加的半馬),通過感應區才兩三秒的時間,一起步柏油路上就有很多積水。迎向這段平路,在起跑的興奮下,我超速了,盤算著離開這裡,就是通往壩頂的上坡,然後就是環湖公路的挑戰,這時不超過目標配速,恐怕也沒有時間超速了。
    繞過通往壩頂的髮夾彎後,迎面而來的是看不到盡頭的上坡。但這裡騎車的老地方,這局面一點都不意外。身體的反應是騙不了人的,心跳加速,喘氣聲不斷,我知道通過隧道後,再撐一下就是壩頂了。
    經過環翠樓後方就有第一個補水站後,接著邁起腳步往環湖公路的重頭戲前進,從這裡開始就是起起伏伏的賽段。通過水站不久,後方來了兩個小時的配速列車。說是配速列車,其實是兩個配速員和四五個跑者而已,就這樣跟著列車直到折返點。就在環湖公路奮戰的時候,女總一超過了我們,引起我們一陣驚呼和熱血打氣。
整根的香蕉  不用排隊的補站
   折返點的補站提供香蕉和飲水,大會工作人員還佛心地問說要不要整根的香蕉。賽前原本打算隨興跑,補站吃到飽。但起跑後,還是按耐不住雙腿,想要試試看在石門水庫櫻花馬衝一下破二的可能性。賽事說明中提到折返點會有「信物」,詢問工作人員發現男子組20人已經被領完了。工作人員也沒有在號碼布上做記號,或是有晶片感應折返點的成績,帶著疑惑跑回壩頂方向,這樣子不會有漏洞嗎(我想跑者還是有榮譽感的啦)。
環湖公路起伏X2  該來的還是會再來  這苦是自找的
   折返點之後又迎來一個個上坡,很快就看不到配速列車的車尾燈了。在一處補站,我沒有停腳,選擇超過列車,但不久後又被無情輾過。力不從心下,再度看著兩小時列車漸行漸遠。低頭看看跑表的數據,破二應該還有機會,如果要成功達標,要利用下坡路段再提一點速度。
距離破二只差臨門一腳  如果數學再好一點點
    轉過收費站前的髮夾彎終於到了平路段,可以稍微加速了,但距離破二的目標只剩下兩三分鐘時間了,突想到這場賽事是超半馬的距離...看來破二無望了。帶著不甘的心情最後一博,差了「幾十秒」就破二了,早知道再加一點勁就能順利破二了啊!(說實在這幾十秒距離破二還是有點多啦,數學要再好一點)。
   最後大會成績2小時又50秒,晶片成績則是2小時47秒,留下一點小小的遺憾,怎麼沒有拚死咬住列車呢?不過這樣的完賽成績算是有達到賽前設定的目標了,但...如果每公里再努力一點點,一開始就不要穿雨衣和風衣,我想破二應該不會太難吧?!期待下一次會更好,如果還有下一次的話...
報對賽事  凸台在望?!夢中甚麼都有
   第一次參加不到三百人參加的半馬賽事,也是第一次發現自己在分組中排第6,雖然歸功於參賽人數不多,但賽後還是覺得應該還有進步的空間...只要多報名參加小而美的賽事。完賽證明上有句話「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我默默改成「報對賽事  凸台在望」。




2025 ZEPRO RUN新北場小破PB 捨不得丟的RUN WIND外套救了我


 
風雨跑旅最浪漫?!

    2025開春又完成一場風雨中的浪漫跑旅(大誤)!既然報了,就來跑ZEPRO RUN新北場吧!2025年跟風雨特別有緣嗎?報名兩場半馬都有雨神降臨?是說老天憐憫要插秧的農夫嗎,這陣子不是到處都插好秧了嗎!
停車位全滿!  鄉下人進城超慌張
    五點多才到會場旁的第二停車場,肖想會不會那麼剛好有車位呢?一開始還看到對向車道還在列隊呢,迴車後卻發現等進場的車流減少了,想當然就是沒車位了啦。這下慌了,繞經附近的停車場,也都是滿滿滿啊。好不容易通過一個收費地下室停車場的閘門,卻被樓下的保全告知,臨停車位已經滿了。給人希望又狠狠收回了!
   趕快搜尋周邊停車場,幸運的是發現有一個小型收費停車場還有位置,幾經波折總算搞定停車大事。慌亂中撐著傘走到會場,站在寄物處排隊,我果然還是太嫩了,這時腳下還穿著Y拖和長褲啊!這環境是要怎麼脫褲子穿跑鞋....。還好有熱心跑者看出我的窘境,主動幫我拿寄物袋。好讓我空出手來脫褲子穿襪子和鞋子。滿地泥濘啊,花了點功夫才搞定寄物。
這一回堅持不穿輕便雨衣!?  其實是一場誤會
    按照先前設定,這場就不穿雨衣了,穿甚麼拋棄式雨衣呢,為了幾分鐘的保暖...。實話是拿東西時,雨衣不小心掉在助手座的角落,只好穿上風衣上場了。跑著跑著熱開了,把風衣放在新月橋下的旋轉樓梯上(剛好巧妙擋了風雨)。心想這樣風衣就不會濕掉或吹跑,回程再記得帶著跑回終點。事後發現這一個決定太好了!後面再進一步說明這個忘了帶輕便雨衣的插曲,卻救了我。
跑道好狹窄  找不到縫隙可以鑽
    通過起點的拱門和晶片感應區後,一出發就發現跑道很狹窄,根本邁不開腳。連每次開賽的「興奮超速」都被沒收了,更不利的是沒有什麼空間可以鑽(很懷念台北馬的四線道,再加上公車專用道,還有水溝蓋)。還好一公里半之後,跑者之間慢慢拉開間距。終於可以回到正常的配速,再提速追趕一下進度,兩公里跑完總算回到預期的狀態。
    在全馬發槍40多分鐘後,看到對向已經有跑者衝回終點方向,其中第二位還是一位黑人跑者。我忙著跑步,無法獻上膝蓋,只能送上大拇哥了。我都還沒有看到折返點啊!菁英跑者跑起來就是輕快,就是帥!

慢慢破個人PB  開心會比較多次
    這一場的風雨,比3月16日的石門水庫櫻花馬大,跑起來有一點辛苦,但第一個五公里、十公里都有微幅超過個人最佳紀錄。折返後,開始出現掉速,幾番想加一點速度,但在風雨中,效果都不好(明明就是自己不長進)。
攝影師:Jack Chin 分享    最後一小段路,眼看破110的目標就要無望了(半馬也不是兩個10KM…再加1KM),意志力開始下滑。接下來又被倒數3Km的里程指標嚇得不輕!明明我看跑表應該只剩下不到兩公里了,怎麼突然還有3公里在後面?!還好再跑一段路後,終於看到倒數一公里的指標了,這才挽救了我開始渙散的鬥志。第四場半馬還是沒有抽筋(這個就不用解鎖了),也沒有完成負分割(本來就還沒練習這個技巧,遺憾個甚麼似的)...不過在外部條件限制下,還能微幅小破pb兩分鐘,可以小小開心一下。連續兩周賽事加上騎車  難免影響訓練節奏
   賽後回想這一次賽事的準備,因為新年度開始上跑班的關係,有比較系統性的吃教練開的課表,不過因為一時衝動,在316和330半個月內,就安排了兩個賽事,在賽前減量的需求下,我覺得有一點破壞了訓練的節奏。這是我個人衝動報名下的失策,以後不敢了。然後,更不應該的是兩場半馬賽事的前一天,都有青少年單車成年禮的陪騎的活動,雖然強度不高,也免不了讓肌肉付出一點代價,損失一點新鮮度。這...以後也要避免。
跑步裝備設定
    在跑步服裝設定方面,這次在背心裡面穿了排汗皮膚衣,用來取代袖套。原來是想說有風又有雨,體感溫度肯定更低。於是穿上了內搭衣、背心,最外面再加了件風衣。至於,原本要穿的一件輕便雨衣,卻意外掉落在車上,只好硬著頭皮只穿風衣就上陣。還好雨勢不算大,算是萬幸。而提早脫在新月橋樓梯下的風衣,回程到終點後,也讓我保暖擋風好一陣子。看到許多跑者穿著背心短褲,瑟瑟發抖,他們的雨衣可能早就丟了,慶幸我還有一件風衣可以禦寒。  
 果膠補給斷鏈
    在補給方面,這次只帶了一條運動果膠,原因是儲備已經用完,又沒有添購。在七八公里的時候,把果膠用掉了。後面只能吃補給站的運動飲料和香蕉,而且因為有破PB的願望,甚麼蛋糕蝦子和糖果餅乾通通沒有停下腳步吃。如果回到出發前一天,我一定會把果膠備好。

風雨天泥濘地跑鞋清潔大考驗
   跑鞋方面,因為下雨的關係,沒有穿上我比賽的鞋。換上的是深色的慢跑鞋,整體性能和跑感可以接受,但沒有機會再用速訓鞋破個PB留下了遺憾。但也破PB兩分鐘了啦....不要太貪心,這樣每次一小破,可以開心比較多次。回家後,深色跑鞋還是要洗...只是可以隨便一點。
跟風一下 請AI幫我畫成吉卜力風格 
賽後請AI幫我將終點舞台前拍的照片,畫成吉卜力風格,結果給我出來一張微性感的女性跑者畫。再給一次指令,加上男性的關鍵字,結果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臉紅小鮮肉,而且號碼布上的數字跟我的照片完全無關。看來AI就是想賺錢,給了不符實際的畫後,馬上就傳來付費的連結了....AI就這麼頑皮的嗎,怎麼我看別人的都比較細膩。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跑班第二週恍然大悟 看清楚課表間歇沒煩惱


     跑著第二次間歇,心想怎麼還是這麼難啊!看著怎麼跑都無法達成的課表,納悶著查看群組,赫然發現自己搞錯了!

     同學在第一次操作課表之前就詢問課表內容要怎麼進行,當天我沒帶手機出門,於是就用自己想像的意思去操作,於是就把400公尺兩分鐘,誤以為是800公尺兩分鐘....想當然是做不到啊!自己沒搞清楚,真瞎。


    跑完週六的長距離後,正式進入第二週的課表。這下按表操課就順利多了啊!還有餘力可以提前出發,真是阿蜜陀佛!不同於跑表的課表,跑班的課表「似乎」比較輕鬆一點?!或許是我在台北馬之後,提高了目標賽是的完賽目標,跑表給我的課表也跟著躍進了!對比跑班教練給的課表,尤其是長距離的時候,差了30秒的配速差。該怎麼辦?


桃林鐵路的梅花?還是李花?

    原定跑長距離的課表的時間是周六,但當天上午有事,只好調整到下午。在哪跑呢?剛好有事要到台北,決定到新店碧潭跑河濱。停好車一路往下游跑,經過公館、古亭,到了萬華後折返。一開始還能按照跑表的目標跑,但跑完五公里後,慢慢掉速,幾乎是按照跑班的課表完成長距離...18.5公里的均速正好就是跑班教練設定的目標。這...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按照跑班的課表呢?


    這一天跑的路線是新店往公館,經過跑者熟悉的福和橋下,我繼續往上游經過古亭,再繼續跑到萬華。算一算回程需要的時間和距離,趕緊回頭,果然回到出發點是收在18.5公里左右。    跑完長距離隔天,該休息一天。淡海陸跑團揪團練要跑中央大學。跑完長距離隔天,原本要休息,但看到海陸學長們接龍,還是按耐不住,默默到了中大。

     跑完目標時間和距離後,準備休兵。等學長們集結時,身體冷掉,決定再小跑一段。跟學長們拍完團體照之後,結束這一週的課表。下次長距離,或許可以來跑中央大學的「關刀」路線。除了平坦的校內路線,還有校門外的緩坡可以練習不同的肌群,為石門水庫櫻花路跑做一點準備。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跑班的滋味第一回合 從測3000公尺到跑跑教練開的間歇課表


 
    台北馬跑完半馬之後,有了參加跑班的念頭,或許來一點系統化的訓練,在教練指導下,吃一些 課表、學習一下暖身、馬克操。搜尋近期開班資訊,選了距離住家不遠的桃園田徑場,參加Ake bono曙光桃園全馬半馬班。


    第一次上課跟著凱傑教練和昱翔教練暖身後,面對的是測3000公尺的挑戰。跑步三年多來,除了最早期奠定基礎的階段外,很少跑低於五公里以下的距離,一直沒有正式測過3000公尺。讓我想起了當兵的時候定期實施的體測。現在的自己,論青春早已不比當年,但在跑步這方面,至少已經從被動的「訓練」,改為「自找的虐」。

    教練下達指令後,學員們如脫韁野馬,我也受到影響而超速了,教練不斷提醒大家按照自己的配速就好,我才慢慢降到自己可以應付的速度。但其實沒有測過3000公尺,也不知道在這樣的距離下,身體招架得住嗎?

   3000公尺在標準田徑場操作,就是七圈半而已。很快就接近終點了,跑完按錶顯示的時間是14分27秒,應該是比當兵的時候慢許多。但當年可是小鮮肉啊!這樣的成績雖然不滿意,但還是可以接受。

     測完3000公尺,教練調查了學員們各自的半馬PB,和上半年的賽事規劃。根據大家填寫的資料,教練按照大家當下的能力,幫大家出了一周課表。看到上面各種縮寫和數字,有點傻眼。還好教練在後面其實就解釋了各個專有名詞代表的意思。也學員群上解答疑惑。

     第二次上課,還不是很肯定當天課表的涵義,直到凱傑教練帶完操,設定好跑錶後,才知道不妙了。這一天的課表是800公尺間歇,每次休息90秒。曾經看過一些跑者的分享,知道跑間歇是一場硬仗,沒想到這就來了。


   匆匆上陣,衝衝衝向前衝。其實還不熟悉跑錶的功能,我決定用LAP鍵來控制圈數。第一圈狀況還可以,進終點後趕快抓緊時間緩和,這90秒竟然這麼短。短暫休整後再按錶出發,第二圈跑起來體感就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了,但撐完兩圈還可以應付。第三圈、第四圈、第五圈,疲勞一次次累積後,已經說不出話了。教練每一圈都立刻給我跑姿動作修正的回饋,但這時腦袋已經快要無法處理了。教練每一圈都問:「還好嗎?」。到了第七圈結束,教練看我已經頂不住了,馬上說:「這次休息兩分鐘,最後一圈」。呵呵,原來這就是跑間歇跑到厭世的感覺啊!虐是自找的,只好再出發!最後兩圈已經完全無法達成目標配速,肯定是失速了。

   在這次間歇之前,只有在台北馬前的周期,執行過跑錶出的課表,那時是以幾分速跑多久的時間來判斷執行程度。每次有這樣的課表,我的執行度就急遽降低。沒有意外跑班的課表更磨練心性和體力了。間歇初體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查看這周課表,還有一公里的間歇...每趟休息兩分鐘。天啊,雖然每趟只是多了兩百公尺,但肯定更虐啊!休息一天,恢復一下,周四再戰!

第一周執行課表後記:跑完第二次間歇才赫然發現...誤解了課表的單位,原來是以四百公尺為單位來計時...第二周應該可以放心了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盲人環台陪跑宜蘭段 跑出個人初全馬


 陪跑跑出人生初全馬 

    第一次解鎖盲人環台陪跑(8th),以為這只是一個偶然而已,沒想到的是我在這一屆三次陪跑中,一步一步完成了自主訓練初全馬的體驗,對只有兩次半馬賽事經驗的我來說,這已經是奇蹟!


故事從第一天的跑超半馬開始

   在台北馬拉松博覽會當天,聽說了盲人馬拉松公益路跑,發現第一天的路線「只有」25.6公里,而且還能在陪伴盲人朋友圓夢之餘,幫助沿線15個弱勢團體或是機構募捐年菜和善款。有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何樂而不為呢?儘管第一天的里程數只有25.6公里,但這是一個超半馬的距離,是我未曾觸及的疆界。心想剛好有時間,就試著挑戰看看好了,大不了就半路下車吧!從台北市南門國中起跑後,跟著環台隊伍和陪跑者的步伐前進,每四到五公里就有一個補給點,跑著跑著就突破半馬的距離了,最後在桃園市政府停錶,總共跑了27公里,天啊,這是個人新紀錄!


有一就有二  推進到37公里里程碑

    有了這個成功的經驗,第二天還要不要跟?翻開第二天的路線是37.4公里,從楊梅火車站出發,最後抵達湖口。這絕對是我無法想像的距離,不是都說了,跑馬拉松在33公里前後會遇到撞牆期,要陪跑嗎? 尤其是已經累積一天的疲勞了,實在沒有把握跑完全程,但我決定能跑多遠是多遠吧!沒有把握跑完全程,不敢寄放行李,背上簡單的禦寒風衣後就踏上陪跑第二天的旅程。

    準時出現在楊梅火車站,跟隨著資深跑者的腳步,朝向未知的領域出發吧!這一天偶有陽光,但濱海的冷風吹來還是很凍人,撇開逆風的因素,這樣的天氣很適合長距離跑步。當超越27公里的時候,我知道每一步都會是個人新的里程碑!


天意安排  到宜蘭段圓夢吧

    聽著跑表每完成一公里後響起的音效,難掩內心的興奮,有沒有可能在第二天完成初馬呢?並沒有!這一天的路線只有37公里,而我在最後三公里就知道,累積了前一天的疲憊,我已經無法再多跑更多里程數了。

    有了跑完37公里的經驗後,完成初馬的目標應該不會太久了吧,但會是甚麼時候呢?追蹤盲人環台隊伍的行程,發現倒數第二天,從福隆火車站跑到貢寮火車站,最適合再去陪跑,只要一班區間車就能及時抵達出發點,但當天有事情了,只好去跑第14天的路線,一直想在宜蘭跑步呢!


寄放衣保袋  破釜沉舟斷後路

   在蘇澳新站和環台隊伍會合後,熟門熟路地將衣保袋放上器材車,在鎖上車門那一刻,我知道或許到終點才能取回袋子了!只是這一天下著毛毛雨,又濕又冷,讓人很擔心能不能順利完成啊!還好出發時沒有雨了,很舒服的跑步天呢!這一天有岳明國中小的師生和家長陪跑一小段,為環島隊伍增加不少活力。小小跑者們在路口停等的時候,也好奇地觀察視障跑者和陪跑者之間的互動,這真是最好的實境學習和生命教育的機會啊。

冬山河一度跑著5分40秒配速  這是我初全馬該跑的速度嗎

   揮別岳明國中小師生,環島隊伍繼續以六分鐘上下的配速前進。跟在領跑者彬哥的後面,跑在冬山河畔,有時候提速到五分四十秒左右,這是適合我跑完全馬的速度嗎?但感覺身體狀況很好,中間一度遇到了施工道路封閉,隊伍折返繞路,剛好讓身體緩和一下。


   跑著跑著超過半馬距離了....超過30公里了....突破37公里了呢! 哇,好像還可以繼續跑下去!由於路線要經過幾座跨河的橋,還要從河堤切下馬路,熟悉路線的彬哥遇到複雜狹窄的路況時,就會改為步行一小段。就這樣第14天的行程進入最後五公里了!



肌肉癢癢的 這是要抽筋了嗎

    在最後一個補給站時,一度感覺肌肉有一點癢,以為有抽筋的跡象,還好只是虛驚一場。恢復跑動後,一點事也沒有。如果不說,沒有人知道這是我的自主訓練初馬。很感恩盲人環台陪跑,讓我參與公益之餘,突破了個人的跑步里程碑!


陪跑者的故事  生命感動生命 

     路上聽著這一天跑者們訴說自己的跑步故事,有老師特別請半天假,找人代課,就是要陪視障跑者完成16分之1的挑戰。有響應這次活動的扶輪社的會長,在工作與社會服務之餘,已經完成八十多個全馬。有苗栗縣慢跑協會的跑友,專程開車到宜蘭,想要多陪跑一天。有陪跑者念著安仔大哥的跑步創作,紓解大家跑步的壓力....


    全程陪跑的醫護鐵人跑者董娘說,有醫護專長的跑者或是AED跑者在現場,讓陪跑者更放心參與。就這樣,大家因為不同的原因在第八屆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上相遇。無論是全程領跑的彬哥,出錢出力的扶輪社友,還是抽空參加的跑者,都在陪跑一小段的過程中,不只讓愛不間斷!還會因為生命感動生命,將這份溫情擴散出去!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海陸退役弟兄熱心公益 投入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服務

 

  回憶起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共同經驗,很多退伍弟兄都會想到下基地的時候,出公差協助農民助割稻米、採收洋蔥,或是一次次踏上捐血車捐輸熱血,救人一命的回憶。而這個「軍愛民,民敬軍」的傳統,即使退伍了,仍然流淌在「海陸大兵」的血液中,等待適當的時機開花結果。

  第八屆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在2024年12月29日經過桃園。桃園海陸路跑團和修繕團幹部,在十月中經由明志總會長得知這項消息,修繕團長曾進煒和路跑團長吳柏儒等學長討論後,秉持著「只要是能協助的公益,當仁不讓」的信念,決定組織弟兄加入陪跑和服務的行列。

    盲人環台第二天的路線距離估計有36公里,從桃園市的楊梅火車站、經過新屋區仁友愛心家園,再繞道綠色隧道,經過新竹縣新豐鄉,最後抵達新竹縣湖口鄉的香園教養院。桃園海陸路跑團和修繕團的弟兄們不畏低溫,一早就陸續現身抵達會場。修繕團的弟兄穿著海陸迷彩服,參加陪跑的弟兄則是穿著寫著寫著「海陸大兵」的紅色團服現身。

    海陸退役弟兄發揮三不怕的精神「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還有「永遠忠誠」的隊訓,分工合作,同心協力,要一起面對當天的挑戰。而且我們不只是要使命必達,還要做到最好!

    路跑團負責陪跑,修繕團則是肩負起後勤的任務組織了人力,諺軍弟兄商借貨車載運補給飲料、呂慈涵老師支援旅行車、鄧浪境學長駕駛旅行車,與許家強載送跑者。張志清和趙玉玲兩位則是協助EMT支援。卓聖誠和范綱標兩位學長全程交管,保護大家行進安全。只見兩人有備而來,穿上亮眼的交管背心,領先環台隊伍到達與路線交會的路口,引導車流動線,維護隊伍行進的安全。在他們的協助下,環台隊伍節省了跑跑停停的時間和體力,可以更快抵達當天的補給點。

    跑在綠色隧道自行車道的時候,海軍陸戰隊退伍學長們精神抖擻,邀請遊客和他們的孩子響應公益活動,並邀請他們加入海軍陸戰隊服役,還喊起口號「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永遠忠誠」。身為陸戰隊退伍的一員,看到這一幕感到與有榮焉。儘管已經退伍多年了,但我們至今以此為榮,並奉為人生的信念,熱愛家庭,也願意參與公益。

    這群從海軍陸戰隊退役的的退伍軍人們,有很多人同時也是桃園海陸修繕團的成員,在原本退協執行的「愛在偏鄉 校園修繕」任務沒有後續經費的情況下,2022年起幾位弟兄兌現承諾完成輔大樂仁家園的修繕,幾位學長在沒有協會的支援後,繼續執行公益修繕。曾進煒學長回憶,有越來越多熱心的弟兄加入後,慢慢的衍生出「桃園海陸修繕團」。志工們在工作之餘,發揮木工、水電和油漆等不同的專長投入社會公益,除了幫忙維修偏鄉老舊教室設備,也和其他社團協力參與弱勢族群服務。


     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與海陸弟兄的社會服務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從一開始的善念,持續向外延伸擴大!記得在多段影片和訪談中,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的創辦人們談到活動源起,和後來擴大辦理的過程。從一開始是為吳師傅圓一個跑步環台夢,到逐年增加為沿線教養院或是盲人機構募款和勸募年菜。盲人跑者不只在這項活動中付出愛心,還結合更多人的善念和義舉,落實《陪跑一小段 讓愛不間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身心障礙朋友。

  海軍陸戰隊退伍弟兄們在服役期間養成強健的體魄和愛民的傳統,回歸社會後仍然在各個角落,發揮影響力,帶動周邊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回饋社會做公益、奉獻心力,讓「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光榮傳統,落實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當天在仁友愛心家園,海陸弟兄們也許下心願,下一屆要發動更多人,協助環台公益路跑活動,無論是陪跑,還是協助後勤支援,只要有需要海陸弟兄服務的公益活動,我們當仁不讓!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盲人環台公益路跑活動陪跑 第一天和第二天

 

初見視障跑者的感動
    第一次遇到視障跑者是在追火車接力賽的路上,盲人朋友在陪跑員的牽引下,朝著終點方向邁進。他們無所畏懼的身影,讓我驚訝又佩服!在隨後幾次路跑活動中,又多次見識到他們永不放棄的堅持!陪跑代言人謝忻與視障跑者安仔   馬拉松博覽會上,又聽到盲人環台公益路跑的分享,看看活動時間,興起陪跑一段,了解更多的念頭。就這樣我加入了第八屆盲人環台公益路跑的陪跑行列!體驗一段為《愛而跑 點亮台灣每個角落》的氛圍!陪跑第一天
   搭火車轉捷運,輾轉到了南門國中。一路上遇到好多位陪跑者,也在離開捷運站時遇到了視障跑者。跑者展現熱情,告訴站務志工,我們可以帶領視障跑者過去會場。在會場看到了吳師傅、安仔等視障跑者,身邊有許多陪跑員相伴。大夥熱情地寒暄,興奮地聊著接下來的環台旅程。雖然氣溫有點低,但現場的跑者,都洋溢著活力,期盼鳴槍起跑那一刻到來。

樂天女孩凱伊擔任盲人環台公益路跑陪跑員

   南門國中學生罩上眼睛,體驗盲人跑步的情境後,鳴槍起跑。跟在視障跑者的身後,觀察著陪跑者和盲人朋友的互動。兩人的連結僅僅有一條繩子,但卻能用這樣的默契,跑著和我一樣的柏油路,有時還要走上人行道,過天橋。每一個畫面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在接近新莊的時候,一位視障跑者很歡喜的說快要13公里了,這是她跑過最長的距離了!這樣的距離,對喜愛跑步的人來說,真的不長,但設想一位視障跑者,要順利完成這樣的挑戰,需要克服多少限制,歷經多少練習?
AED和醫護鐵人跑者接力陪伴  堅定守護參與者的安全人行道和道路上的障礙 
   在一些道路施工或是路邊停車的路邊,跑者們必須走上人行道。這裡雖然有視障者習慣的導引磚,但仔細觀察,又會發現到處都有障礙物。有亂停的機車,有設計不當的路障,有時還有突起的水泥構造物擋在通行的路上,這些不但對明眼跑者造成危險,對視障者來說更會陷入困境。吳師傅與小小陪跑者   第一天陪跑,總計跑了27公里之後抵達桃園市政府。這是我跑過最遠的紀錄,時間也是花費最久的一次,足足有將近五個小時的時間,遠遠超過一場「全馬」需要的時間。在開心之餘,也興起要不要再陪跑第二天的可能性。雖然知道跑完27公里的隔天,腿腳一定會需要休息。但我就住在桃園,很難抗拒再跑一天的誘惑啊!第二天陪跑
  就這樣我又搭上火車,到楊梅火車站等待第二天起跑。在這裡遇到了桃園海陸路跑團的跑友們。這群從海軍陸戰隊退役的的退伍軍人們,應邀請加入這一段的陪跑旅程。他們有很多人也是海陸修繕團的成員,在工作之餘,他們發揮木工、水電等不同的專長投入公益,幫忙維修偏鄉的老舊教室設備。海陸修繕和桃園海陸路跑團海陸弟兄加入陪跑並支援交管和後勤
   這群第一次參與盲人環台陪跑活動的海陸弟兄不只陪跑,也自動自發組織了交管和支援補給車。沿路在可能發生危險的路口,引導車輛暫停,或是繞道通行,維護路跑隊伍的安全。還記得一早出發前,主持人還宣布這一天不會有交管,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沒想到海陸修繕團的志工,看到了隊伍的需要,早就組織了交管的人力,一路照顧隊伍的行進安全。海陸路跑團帶著團旗陪跑   從楊梅火車站、經過新屋仁友愛心家園,再繞道綠色隧道,最後抵達湖口的香園教養院。第二天的距離估計有36公里。掂量著自己的跑動能力,在前一天累計的疲累後,心想或許在半路就得「下車」。但跟著一群人一起跑,卻在不知不覺間就一公里一公里跑下去了。
海陸大兵勇往直前  秉持隊訓:「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   跑在綠色隧道自行車到的時候,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喊起隊訓精神口號:「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永遠忠誠!一日陸戰隊,終生陸戰隊!」身為陸戰隊退伍的一員,感到與有榮焉。儘管已經退伍多年了,但我們至今以此為榮,並奉為人生的信念,熱愛家庭,也願意參與公益。桃園海陸路跑團和修繕團幹部們,也相約明年組織更多人加入陪跑服務的行列,持續發光發熱。

謝哥與陪跑員從陪伴視障者圓夢  到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回想兩天的陪跑過程,遇到更多跑者,聽到更多故事。有因為視障陪跑而持續著跑步多年的長者;有加入視障陪跑而幫助盲人朋友創造PB的跑者。還有家長連續兩年帶著年幼的孩子陪跑,小男孩堅定的身影,鼓舞著參與者。這一路上更要感謝AED和醫護鐵人,以及接力的陪跑員們,他們守護著視障跑者築夢。

《陪跑一小段 讓愛不間斷》因為有你未完待續
    記得在多段影片和訪談中,創辦人們提到盲人環台的源起,和後來擴大辦理的過程。原來盲人不只可以付出愛心,還能在幫助他人圓夢的過程,結合更多善念和義行,《陪跑一小段 讓愛不間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身心障礙朋友。下一次遇到視障跑者和陪跑員的時候,在安全的前提下,不妨默默給他們一個讚,如果可以,或許也可以就近加入視障陪跑的行列,讓更多視障朋友體驗安全運動的樂趣。第八屆盲人環台尚未結束,等待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