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飽飽後,依依不捨離開民宿。唐大哥換上一身帥氣的車衣,唐大嫂則是騎機車擔任補給車。滄海哥、瑞瑜姊、Asakura桑、小逃和我,在193和台11的橋頭跟隊伍會合。經過跳浪隧道,騎向牛山、蕃薯寮和芭崎觀景台,接著抵達北回歸線塔。
台11線這些年來騎過好幾次,留下深刻的印象,記得跳浪隧道一帶過去要從舊路盤著山而上,就讀大學時騎這段路,吃足了苦頭。後來再次騎過這邊的時候,發現已經闢建隧道,還取了跳浪的名字,行經這裡有一種乘風破浪的快意。一連跳過三個隧道,這在過去可是要騎好久啊!
查資料發現這段舊路,在2010年7月封閉,經過的人車改走新路和隧道。舊道就此封印,但最美路段的神秘面紗,還是經常吸引遊客去拍照打卡,甚至挺險深入去拍網美照。但這段路公路總局早已經沒有維修,有可能遇到坍塌和落石路段,建議不要冒險進入。
 |
跳浪段的台11舊路 |
 |
隧道內很涼爽 想到穿過後又能避開了漫長的盤山道路就會很開心 |
 |
造型獨特的消防隊 隊部建築蓋成一個消防栓 |
這段路用幾個字寫下來,看來容易,但騎起來卻讓人氣喘吁吁。烈日和上坡是無法忽視的挑戰。如果騎單車環島算是有點困難,那如果是徒步環島,身上又背著三太子呢,那就堪稱是極限運動了!

在北回歸線我們遇到了「九天盃太子極限環臺賽」的參賽隊伍,今年共有三支隊伍,22人參賽。前年環島時也在東海岸遇到他們,今年又有緣在這裡相遇。大仙尪身上對比鮮明的色彩,搭配參賽選手堅忍的氣質,在碧海藍天之下,自然成為一道搶眼動人的風景。
 |
參賽隊員大方說可以幫我拍照 |
來到了花蓮縣豐濱鄉靜浦的北回歸線標誌塔,我們自然要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上一回跟「單車少年」騎單車來這裡,這次則是跟著鐵駱駝。我發現今年的鐵駱駝都沒有人在跳拍,難道...跳拍已經過時了嗎?我還是把握時間請同伴幫忙拍照。難得啊!


騎著騎著接近今天的終點長濱,這時一個路標「金剛大道」的標示,讓我眼睛一亮。這不是傳說中有黃金稻浪的地方嗎?雖然知道這時間稻子都已經收割了,我還是決定換上Y拖去跑跑,朝聖一下。
傍晚跑起來很舒服,但跑起來卻很卡,一開始還以為只是自己不習慣而已,仔細一看發現Y拖經過幾天的烈日曝曬和彈性繩的束縛,竟然變形了!中午的烈日不容小覷啊!晚上換上拖鞋走起路來還是很不舒服,心想這雙鞋該汰換了,只是在花東地區上哪去買啊?

在金剛大道遇到一個小女孩在父母陪伴下,蹦蹦跳跳,請爸媽幫她拍照。趁他們空檔的時候,我請他們家爺爺幫我拍照,小女孩這時亂入說她也要拍,我就教她哼唱瑪利歐的旋律,然後一起跳拍。兒童簡簡單單的快樂,和天真的笑容感染了一家人和我。
兒子國小畢業的時候,我帶他單車騎花東,我們就是沿著台11線,分成好幾天,騎到長濱。在這裡我們也遇到了大太陽的考驗,在下午的時候開始爬玉長公路。出發到一半才發現我的水漏裝了一瓶。兩個人只有兩瓶水,很快水壺就見底了。兩人在路邊休息的時候,我看到一輛消防勤務車經過,舉手向他們求助。消防員很大方地給了我們一瓶大瓶冰涼的礦泉水,解了我們的缺水之苦。花東單車旅行的回憶,就在每一次的相遇和互相關心中,留下特別的記憶點。
 |
有人破胎了 團隊及時救援 |
 |
唐大哥換上一身勁裝 從吉安鄉陪騎到芭崎 |
 |
老踏板在休息的時候合影留念 |

 |
金剛大道跑一跑 |
 |
這有可能是2011年唯一到芭崎觀景台的鐵駱駝 因為這一年停辦 |
 |
2019年時鐵駱駝馬鞍袋到此一遊 |
 |
捷安特老馬鞍袋2019年也重出江湖 |
 |
2019年牛山呼庭路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