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記憶中的除夕雞捲 報紙裡傳遞的人情味


        自從有記憶以來,媽媽都在除夕上午製作雞捲。媽媽在絞肉中拌進魚漿、陸續加入香油、雞蛋、洋蔥、紅蘿蔔、地瓜粉,最後灑進五香粉的時候.....拌著拌著香氣已經四溢,讓人口水直流。

        在除夕忙碌的節奏中,爸爸通常到各個店家攤位採買媽媽指定的材料,然後將豆皮(台語,國語稱為腐皮)對折,裁成兩半備用。小時候我通常跟在媽媽旁邊,聽候差遣,幫忙跑腿,舀地瓜粉、傳五香粉、遞香油,只要能幫上一點忙就很開心。

        餡料都就緒了,媽媽在豆皮上鋪上香噴噴的料,抓起一條切好的豬肝,然後在豆皮塗上麵糊,捲起來.....一捲兩捲.........直到所有的餡料包完.....。隨後,媽媽開始熱油鍋,觀察油溫......再將雞捲滑進熱油鍋,香氣隨之飄散開來.....。


        除夕當天,很忙很忙,爸爸忙著清香爐,媽媽準備著拜拜的牲禮;爸爸忙著祭祖先,再忙著整理這個,整理那個.....忙一段落,媽媽還要趕著製作雞捲。這是我們家除夕特有的節奏,一種忙到不可開交,忙到沒有時間另外煮午餐的節奏,我們大多只能撥空吃上一口熱騰騰雞捲當午餐....。



        農曆年前,老婆提議要製作雞捲。這幾年來,我們幾次帶著孩子與阿嬤一起製作雞捲,跟著的拌料、捲豆皮,聞過炸雞捲的味道,深深知道雞捲在我們家除夕圍爐的特殊意義。於是在今年媽媽離開後的第一個除夕,我們決定要製作雞捲。

        除夕前幾天,問爸爸要買些甚麼材料,請爸爸開出材料清單。老婆抓緊時間到南門市場熟識的攤位買絞肉、買魚漿.....。終於在除夕的上午,我們一家人一邊回憶,一邊在臉盆般的大鋼盆裡加入材料。女兒想起了阿嬤有加雞蛋.....加入五香粉.....兒子雀躍地在旁邊看著,爸爸則是在一旁補充著製作的細節。

        老婆拌好料,先進廚房炸豬油,準備一鍋熱油;孩子們則是轉動豆皮,憑著記憶捲起雞捲。大女兒好不容易捲好第一捲,這時阿公走過來查看,發現豆皮沒有對半裁開,連忙技術指導,調整一下。第一捲成功了,後面的流程就順暢了。弟弟妹妹看著看著也跟進,小試身手,阿公則是在一旁監工,找幾條秤,換算還可以包幾條......接著協助挑出豆皮破損的雞捲.....,再幫忙多穿一層豆皮。

        終於,不鏽鋼盆裡的餡料全部包進豆皮了,老婆要開始炸雞捲了.....爸爸說:「這雞捲的顏色,看起來火候還不夠.....」。然後,再回到雞捲生產線指導.......忙了好一陣子,時間也已經中午了。熱騰騰剛起鍋的雞捲,當然就是我們的午餐了!

        今年除夕中午起鍋的第一條雞捲,老婆切開來以後,迫不及待我請我爸爸試吃,請他打打分數。爸爸說:「有85分!只要調味再加重一點」。第二批雞捲,老婆換了市場買的魚漿,味道更接近媽媽的味道了。爸爸說:「這次有一百分了!口味如果再加重一些些.....」

        我們知道材料不一樣,對於調味的想法不一樣了,大廚師也不同了,我們是不可能調出跟媽媽一一樣的味道了!不過熱騰騰的雞捲吃下口的感動,喚起了好多往事。吃著吃著,我想著媽媽當年是怎麼在除夕忙完那麼多事情啊?

        雞捲全部起鍋以後,老婆按照媽媽的習慣,將雞捲裝袋,用報紙包起來,送給街坊鄰居品嘗。這是媽媽每年除夕前的習慣,分享她的手藝,讓街坊鄰居圍爐的時候加一道菜。雖然雞捲的味道有一些不同了,但是包在雞捲裡的心意可是跟媽媽還在的時候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